Monday, November 15, 2010

宗教變成一種投票

偶然看到本地一所外觀頗爲宏偉的天主教堂,看來教堂歷史也不短。教堂外墻上張貼一大張廣告,說:

Your choice
Your vote
Make it last
Choose Jesus Christ for life

最後一句記不太清楚,但前三句肯定無誤。

宗教是一種選擇,從個人而言,大概從來如此。

但現在不一樣了。

宗教猶如投票了。不同宗教的上帝或教主似乎向大家拉票。

在西方,政教從來都主張分離,實際上未必如此。

廣告所言,其實是現代政治思維在個人生活中的潛移默化。

相信今天華人要不要讀中國書,就個人而言,應該還不至於是一個投票的問題。

至於他選擇讀那一本書,卻難免會受到廣大讀者群的興趣的影響了。

流行榜上的暢銷書總是吸引人的。那當然是另外一種意義的投票。

Monday, September 20, 2010

牧童詩

今早無意間腦際泛起北宋黃山谷的一首小詩,題爲〈牧童詩〉。詩云: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壟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二十八字盡是中國人生境界和文化色彩。

難以想像,作者當時只有七嵗。

又聯想起上週與學生談讀書和做作業。

如果每一個學生都能像詩中牛背上悠然自得的牧童,大學教育就大不一樣了。

也許這就是今早不期然憶起〈牧童詩〉的原因。

Friday, September 17, 2010

做作業

跟學生談讀書和做作業。

我當然堅持要學生自己從讀書中自己發現問題。我從不出題。

發現問題就是做作業的一部分功夫,而且甚至可説是最重要的功夫。

我的偏見就是沒有問題,自然沒有所謂答案。

學生問:老師你想我做什麽題目?

我說:你喜歡做飯給我吃,就做你最拿手的好菜,而不要猜想我喜歡吃什麽菜。

參加比賽的廚師,必須設計出自己的參賽菜肴,他的菜肴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而絕非先考慮評判可能喜歡吃什麽菜,或者會給什麽菜打高分。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鄙意以爲未嘗不可作如是觀。

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10

意大利飲食與堯舜

今早到學校的途上,偶然看到巴士車身上的一個英文廣告,宣傳本地一家叫Italiannies的意大利餐館。廣告說:Eat, Drink, and be Italian。

當下不期然聯想到《孟子·告子下》的一段話。

曹交問曰:“人皆可以為堯舜,有諸?”
孟子曰:“然。”
“交聞文王十尺,湯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長,食粟而已,如何則可?”
曰:“奚有於是?亦為之而已矣。有人於此,力不能勝一匹雛,則為無力人矣;今曰舉百鈞,則為有力人矣。然則舉烏獲之任,是亦為烏獲而已矣。夫人豈以不勝為患哉?弗為耳。徐行後長者謂之弟,疾行先長者謂之不弟。夫徐行者,豈人所不能哉?所不為也。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堯之服,誦堯之言,行堯之行,是堯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誦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

廣告說,做個意大利人很容易,只要到Italiannies去吃飯喝酒便可。孟子說,要做堯舜也不難,“服堯之服,誦堯之言,行堯之行,是堯而已矣”。當然,如果你是華人,在Italiannies吃了飯,喝了酒,你依然故我,仍是華人。所謂Italian,只是指飲食的風味和情調而言。

作堯舜自然也不是重複堯舜的一切言行,更無論衣著了。但跟廣告所暗示的一樣,“服堯之服,誦堯之言,行堯之行”,也會讓你自然而然地依從堯舜的規矩,堯舜人格的一點“風味和情調”,大概也可以由此略有體驗。

孟子說這是“踐形”;孔子說這是“踐跡”。兩者都是儒家的風味餐。“形”和“跡”都是比喻的説法。

今天有些人提倡復古讀經,主張學子穿古服,行所謂古禮,其實他們不妨從Italiannies的廣告中汲取教訓。

明末鄒守益東廓先生“講學京師,一士人誚之曰:‘今之講學者,皆服堯之服,誦堯之言,行桀之行者也。’東廓曰:‘如子所言,固亦有之。然未聞服桀之服,誦桀之言,而行堯之行者也。如欲得行堯之行者,須於服堯之服,誦堯之言者求之。且不服堯之服,不誦堯之言,又惡在其行堯之行也?’士人愧服。”

東廓先生所講的“堯之服”,並非明代聖賢身上的衣服。

Monday, August 23, 2010

失望、欣慰、滿足

上週五到本地一所名校為其主辦的雙文化課程講演,聽衆是中二到中四的學生,大約有五十人。講題為〈孔子說人,爲什麽對不同人講不同的話?〉,乃校方所指定。

五十位同學中,清一色男生,其中只有兩、三個來自中國大陸,其餘則本地和馬來西亞的學生參半。這次講演幾個月前我已經開始構思,原因之一是我的聽衆特殊。要向他們解釋仁的道理,自然要比跟大學生分析困難得多。至少對我如此。我寫了大約一萬字的講稿,自信小朋友應該可以聼懂。我真希望可以引起他們的興趣。至少他們日後不會跟一般人一樣想當然地胡亂說仁。

很可惜,專心聼講的同學屬於少數,大多數的同學都在竊竊私語,有時候聲量更影響到我的講話。即使我比較婉轉地請他們安靜下來聽講演,到底於事無補。

這是我第三次到此名校講話。第一次的對象也是初中生,場面比這次更糟,學生可謂完全失控。第二次秩序良好。這一次則只能差強人意。很遺憾。

唯一慶幸的是,講後有一個中二同學問了我兩個問題,雖然不是什麽創見,但卻可見他好學深思。他問:既然中國古人重視人心(我的講演並未直接說出,但他看得破),爲什麽他們又那麽強調禮儀和規矩。可惜他的第一個問題,我忘記了。

我對負責的課程的老師說,就因爲這個同學,今天的講演沒有白費心機。我很欣慰,這個華語不甚流利的同學是本地人。

據說,此校是本地栽培未來領袖的基地。我禁不住想,光有知識的領袖,可以領導什麽樣的社會。

也許,最反諷的是,當天我對同學們說,仁不是頭腦的事,而關乎他們的心。

無論如何,因爲這班小朋友,我對孔子所說的仁又作了一番深思,自覺又有新見。我很滿足了。

Saturday, July 24, 2010

亞洲文明博物館公開講演

明天在亞洲文明博物館要做一場公開講演,講題是〈語文、觀念、歷史三合一〉。

我自己的習慣,講演總是預備講稿。多年來只有一次事前未能完全把講稿寫出,但大綱準備好了,講詞也寫了一半。

明天的講稿昨天終於殺青,恐怕會過長,但意猶未盡,只能到時隨機應變了。

每次寫講稿其實都是反省的好機會。反省自己以往思考過的一些問題,由此而反省新的問題,也由此而發現自己學問的偏向和不足之處。

當然,我也反思聽衆的知與不知,這常常讓我有以外的發現。講演的時候,我希望盡量與聽衆溝通,打成一片。所以,知己知彼非常重要。

無論如何,寫完一萬多字的講稿,我自覺甚有得益。

希望明天的聽衆也會有同感。

Tuesday, July 13, 2010

記美國學術會議

剛從美國新澤西州一個學術會議回來,網上就看到北美的《世界日報》一段有關報導。報導的記者也是一位華文教師,她對我有關中國古人殺身捨身的論文特別感興趣,希望借我文中所言來教導她的學生關於自殺的道理。我不知道她到底有什麽想法,可惜礙於會場情況,當時無法向她請教。

不過,我的論文在會場引起相當關注,對我而言,實在是一種鼓勵。有關古人殺身捨身之事,我一直頗爲用心,但限於時間,始終未暇細究。日後定當詳探一番。

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full_njpa/8104962/article-%E5%9C%A8%E6%96%B0%E5%B7%9E%E8%AB%96%E4%B8%AD%E5%9C%8B-20%E6%96%87%E5%AD%B8%E5%AE%B6%E9%BD%8A%E8%AB%87?instance=njnews1

Wednesday, June 23, 2010

無論如何面世了

萬萬想不到,原來應該比去年清閒的一年,竟然讓我連喘息的餘暇都沒有。上半年還沒完全過去呢!

上週我的新書《文内文外—中國思想史中的經典詮釋》終於在臺北面世了。非常遺憾,從撰寫到校對都是在匆忙不已,而又同時兼顧諸事的情況下完成的,可以想像錯漏在所難免。事實上,書還沒有出版,我已經發現錯漏了。無奈已經來不及改正了。心中只能盼望日後有再版的機會。到時必定要仔細修訂一番。

目下很希望聽到讀者的指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73527

Friday, April 23, 2010

轉錄好文章

昨天《早報》反駁偉達的文章,轉錄如下:


也谈谈“孔子是什么?”
(2010-04-22)
● 霍宗轶

  读了伟达先生的《孔子是什么?》,深感他对孔子的认识,虽不无独到之处,但在介绍孔子的思想时,似有多处误解、误用了引文的原意。现择要举出,以资读者客观、全面地认识孔子。
  一、伟达先生说,由于孔子教育人的目的过于“社会化”,促成了“学而优则仕”那样贪重功利的人生取向。
  这句话中的“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是孔子的弟子子夏说的,原文是:“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思是:把做官的事情都弄好了,有闲暇就更广泛地去学习,以便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学有所成了,无论什么知识都能游刃有余地应用自如了,有意愿,就可以去做官,以便能更好地推行仁道,福国利民。孔子虽然一贯主张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从政的实践之中,但他也说过,不先学习就去做官是误人子弟,是在做坑人害人的事情(“贼夫人之子”)。
  由此可知,如果把后世大家拼命读书,以便能做大官赚大钱的人生取向,都归咎于孔子,显然太冤枉他老人家了。
  二、伟达先生说,孔子的政治理想是真命天子高高在上,百姓只能按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的礼教纲纪,老老实实,安居乐业。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八个字出自《论语•颜渊》,是齐景公问政于孔子时,孔子给开出的治国药方。当时的情况是:因为齐国的陈桓子施惠于民,越来越强大,景公没办法辖制他。孔子为了躲避鲁国内乱来齐,齐景公求教于孔子,孔子说了这番话。大意是说:做君要像君,做臣要像臣,做父要像父,做子要像子,(这样齐国才有希望)。不仅很到位地回答了景公的问题,也暗示了景公有“不君”的行为,劝喻的意思十分明显。景公听后,也许是装傻,也许确实只是从君主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话,答道:“是啊是啊,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就算有饭,我能吃到嘴里吗?”
孔子长期被政治误读所扭曲
  长期以来,由于统治者的“按需”误解,一直令孔夫子蒙诟。人们常把它误读为:孔子要求君臣父子各自按其道去做,都要符合角色的要求。后面的潜台词就是各就各位,不可改变。有人甚至演绎为:每一个人出生后,其社会地位就已自然形成,并且终生不得逾越,否则便是不仁,便是非礼,甚至是犯上作乱。更进一步的牵强附会,就是把它和“血统论”、“出身论”画上了等号。伟达先生文中的观点,显然是受这些说法误导的结果。但客观地说,把这样一大盆脏水,不分青红皂白地全撒在孔子的头上,那对他老人家来说,也有失公允
三、伟达先生说:孔子相信“上智下愚”,由此,也就有了其“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等观点。后代儒学又依此发展出“刑不上大夫”等原则 。
  这段话中所引用的三句典,意思与原意都相去甚远,确实有必要在这里加以指出。
  首先看“上智下愚”。《论语•阳货》中有“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结合上下文可知是讲人的性情,意思是:“只有特别聪明的人与特别愚笨的人,性情是不可改变的(除此之外,处在上智和下愚之间、占大多数的人,他们的性情大都是可以改变的)。”这也符合孔子一贯的看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第十九)。但后人常将它误解为:统治者智慧,老百姓愚昧无知,且不可改变。意思完全被弄拧了。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把性情附会为等级、地位,以此推演出孔子是封建甚至是奴隶等级制度的鼓吹者,这实在很荒唐。
  再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中没头没尾地记了句:“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后世对于这句话,有不少于四种解释,最常见的两种意思截然相反:
  其一,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老百姓只能让他们按照政府的意志去做,不必让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其二,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意思是:如果民众可以被役使,就任其行动好了;如果民众不可以被役使,那就要教育他们。
  前者一般被那些羸弱得没有半点生命力与自信心的统治者采用;也许他们自认为,只有愚蠢的百姓才容易被自己摆弄。后者则是政权初兴时,勃发着旺盛活力的自信者之语。虽然前者为孔子赢得了愚民政策鼻祖的政治恶名,受人非议;后者却也明显让人看到了孔子朴素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我们知道,孔子不是吃官饭的文人,因此,后者应该更符合他老人家的本意。
  最后看“刑不上大夫”。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成书的《周礼》。原句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要说明白自秦汉以来,以封建特权观念,对这句以天神报应为依据的远古刑礼观的误解误读,十分复杂,限于篇幅故不便赘述。但显而易见的是,这种说法在周时就有了,并不是孔子思想延伸的结果;就算孔子曾整理过《礼》,也最多只能说明他帮助传播过这种不良思想,仅此而已。
  孔子是什么?不同的人一定会有不同的答案。易中天先生曾说过:如果你到中国问一个三岁小孩儿,他一定会告诉你:“圣人呀!连这个都不知道,太可笑了。”伟达先生也许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完全可以不理会三岁小儿的戏言,但1988年诺贝尔获奖者的著名宣言,也许会给您一点启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作者是华文补习老师

Monday, April 19, 2010

想當然中的孔子

昨天看完偉達〈孔子是什麽?〉一文,今早花了兩小時草就一篇回應文字,題爲〈想當然中的孔子〉,投予《早報》,不知下落如何。姑先移錄於此:

想當然中的孔子

“孔子是什麼?”偉達先生在〈孔子是什麼?〉一文中提出如此的一個重要問題(見4月13日《聯合早報•言論版》)。

我的答案是:孔子是一個大多數現代中國人根本沒有興趣去了解的歷史人物。

偉達先生說,“現代人認識孔子不妨採取分析的態度,從三個層面加以入手:哲學孔子、政治孔子、心靈孔子,這樣才能比較準確地把握孔子及其學說的特色、影響和局限。”

要了解事實真相自然需要分析,而分析的方法盡可以多元。然而,分析必須言必有據,否則所謂分析,很容易便流為信口雌黃。一旦淪落此地,則所謂分析不但無助於公眾認識客觀事實,反而會混淆視聽,弄巧反拙。

要從“哲學”、“政治”、“心靈”三方面來認識孔子未嘗不可,而且從方法上來說,也有一定的見地。問題是,光有食譜,沒有食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偉達先生的大文除了斷章取義以外,論斷則毫無文獻證據,語意不清而推理又不合邏輯,他對孔子的看法自然難免讀者的質疑了。從撰作而言,我們當然不能要求報刊文章符合學術論文的標準,但說話要有證據,恐怕是任何負責任的言論都必需具備的起碼條件。

偉達說,“由於孔子教育人的目的過於‘社會化’,同時促成了‘學而優則仕’那樣貪重功利的人生取向誤區。”不知何謂“過於社會化”?過與不過,如何判別?也不知孔子有些什麼言論足以證明他提倡的教育會讓學生“過於社會化”?“學而優則仕”到底是什麼意思?此語在《論語》原文中緊接“仕而優則學”(《論語•子張》),兩句話先後有序,大有深意。而話中的“優”字,一般人都望文生義,誤解為“優異”的意思,偉達先生恐怕也不例外。更重要的是,為什麼“學而優則仕”就是“貪重功利的人生取向誤區”?用今天的話講,大學生當公務員從政就是“貪重功利的人生取向”嗎?

偉達又說:“孔子相信‘上智下愚’,即掌權者有智慧;而普通人是愚昧的,所以必須令其守規矩。由此,也就有了其‘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等觀點。後代儒學又依此發展出‘刑不上大夫’等原則。”他以法官的口吻,一口氣宣判了孔子好幾條嚴重的罪狀。

孔子說:“唯上智與下愚不移”(《論語•陽貨》),原意指人的聰明不等,有“上智”與“下愚”之別,這兩類稟賦特殊的人在學習上有難以改變的情況。孔子言外之意是,絕大多數的人都可以憑藉教育而改變自己,提升自己。可惜孔子對學生這番切合人情而又充滿教育熱忱的勉勵,在偉達先生的想像中變成了愚民的政治哲學。“掌權者有智慧;而普通人是愚昧的”,這樣不可思議的說法顯然不過是偉達先生對號入座,把他想當然的孔子思想,橫蠻地強加於孔子本人的言論。至於他誤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二語,又不知“刑不上大夫”的制度早在孔子出生以前已經實行,以及文中其他諸多類似的無根之談就不能在此一一細辨了。

一言蔽之,偉達先生儘管嘗試從“哲學”、“政治”、“心靈”三方面來認識孔子,但他的結論只有一個,就是“政治的孔子”。

“政治孔子”指的應該是在政治界活動的孔子,但偉達所見的卻是“政治的孔子”。也就是說,他把孔子徹底政治化了。他說:“孔子‘從心入手’的目的畢竟不是鼓勵自主選擇,而更多是為培養主動地遵從。孔子不否認制度的強化力量能使社會穩定,但更主張官員和百姓的心靈認知與主流統治價值自覺接軌,即所謂‘以德治國’。”“心靈孔子”忽然變臉,人心頓成政治。

顯然,不管孔子談哲學也好,談教育也好,談“心靈”也好,結果都殊途同歸,就是“政治的孔子”。偉達總結說,“孔子的政治價值觀及主張明顯是相當落伍的,因為他對人民的權利和力量,個體的自由解放,及人的發明探索能力等,很少認知和重視”。“政治的孔子”最終“使得封建傳統成為中國文化長期的“集體無意識”。

偉達先生的結論沒有一項基於證據,沒有一項經得起推敲。儘管他煞有介事,但他的說法並不新鮮,百多年來誤解孔子的人一直都如此控訴。唯一不同的是,偉達先生的言論反映的是當代許多中國人談論傳統文化時隨心所欲,信口雌黃的陋習和心態。

五四新文化運動“打倒孔家店”,偉達先生似乎頗為推許,然而,比起當時革舊求新的一代,當今的新世代看來是每況愈下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畢竟還是從現實生活中去批判孔子,而今天大多數人談論的只有自己想當然中的孔子。

歷史中的孔子仍然寂寞地長埋在歷史裏。

孔子是什麽?

昨天別人轉告,《早報》四月十三日刊登了一篇題爲〈孔子是什麽?〉的文章,作者署名偉達,自稱在“美國從事國際文化戰略研究和咨詢”。於是上網一讀,即時反應是“這是什麽?”

其實,聽到文章題目時就知道這大概不會是什麽好文章的了。讀畢,只有無奈。現代中國人談論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態度和知識如此,真的正如作者所言,我們“還有長路要走”。漫漫長路啊!

偉達原文如下:

http://www.zaobao.com/yl/yl100413_007.shtml

孔子是什么?
(2010-04-13)

● 伟达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及东亚文化圈的“孔子热” 持续升温, 最近中国还专门投入巨资拍摄了电影《孔子》。毫无疑问,孔子及其学说对中国人和文化影响巨大,不知孔子就是不知中国的过去、现在以至未来。
  但孔子的思想学说到底应如何与现代价值观接轨演化?对当代中国人来说, 这似乎仍是一个相当说不清, 道不明的问题。
  有趣的是,中国大片《孔子》与美国大片《阿凡达》由于上映挡期接近,还展开了一番文化对弈。有人认为《孔子》推崇权威和秩序,而《阿凡达》则充满了反叛与抗争的意味。实际上呢,孔子是推崇“好人政治”或“君子统治”的权威和秩序,对《阿凡达》里面所描述的对外征服与暴戾压迫也一定会持反对态度的。
  笔者以为,现代人认识孔子不妨采取分析的态度,从三个层面加以入手:哲学孔子、政治孔子、心灵孔子,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孔子及其学说的特色、影响和局限。(其实,孔子思想对当前中国的政治、社会秩序、大众文化基本上已经没有多大的直接关涉,如果我们说,孔子思想对绝大多数的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并没有明显直接的影响,恐怕也不为过。)
  首先,孔子是个哲学家,但偏重于社会、文化与教育哲学;自然,逻辑与科学哲学等并不是孔子的强项和主要兴趣所在。孔子哲学特别关注社会秩序、结构和关系,即如何把个体的人有效融入并组成一个大社会,如何造就一个和谐、稳定和大同的社会。
  孔子认为将个体与社会融合的最佳手段是通过教育,于是他不仅自己为人师表,也由此为整个中华民族奠定了一个重视教育与学习的良好基因。但也是由于孔子教育人的目的过于“社会化”,同时促成了“学而优则仕”那样贪重功利的人生取向误区。
  再者,孔子还是个政治家,他曾经从政多年,特别希望把自己的政治哲学和理想付诸实践。孔子极其重视统治的权威,英明和秩序,把古代周朝模式当作“理想国”来追求。
  在孔子的政治理想中,统治者是真命天子,能洞察秋毫,知人善任,体恤民情;而百姓应该严格按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的礼教纲纪,老老实实,安居乐业,服务社会,那就接近“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大同境界了。
  孔子相信“上智下愚”,即掌权者有智慧;而普通人是愚昧的,所以必须令其守规矩。由此,也就有了其“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等观点。后代儒学又依此发展出“刑不上大夫”等原则。
孔子认为掌权者皆为君子,但如果出了贪赃枉法的问题,那就是“君子”堕落成“小人”使然。
  与现代民主和自由思想体系及实践对比,孔子的政治价值观及主张明显是相当落伍的,因为他对人民的权利和力量,个体的自由解放,及人的发明探索能力等,很少认知和重视。“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以现代“民主和科学”取而代之, 其主要出发点就在于此。
  如果孔子仅是个哲学兼政治家,他就很难在中国文化和传统中达到如此高位。孔子之所以被尊为“圣人”,还由于他对人的心灵和心智修养颇有洞见。再加上中国文化缺少宗教传统,儒学便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准宗教”式的巨大作用和影响。
  孔子重视心灵修养,有助于启发人的心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这是积极的方面;但孔子“从心入手”的目的毕竟不是鼓励自主选择,而更多是为培养主动地遵从。孔子不否认制度的强化力量能使社会稳定,但更主张官员和百姓的心灵认知与主流统治价值自觉接轨,即所谓“以德治国”。
  儒生不喜欢秦始皇,主要是这位开国君主把打天下那一套拿来治国,经常以力强迫人,而非以德教化人,于是秦朝的暴政便难于持久。
  以后的主要王朝,为了维护和延续统治,都全面采取了儒学的“攻心”之策,也使得封建传统成为中国文化长期的“集体无意识”,由下至上的民主治国价值观因此还有长路要走。

Tuesday, March 30, 2010

2010年中文系畢業特刊

今年的謝師宴上接到畢業特刊,封面設計倣綫裝書,頗雅重,顔色也是比較深沉的一抹淺褐,跟以往青春氣息洋溢,色彩相對鮮麗者大不相同。今年特刊的主題為〈斯文〉,由於同學以此徵文,所以早有所聞。翻閲特刊後,又見全刊分爲詩、書、禮、樂、春秋、易六部分,可謂別出心裁。至於内容,更是莊諧並重,有私情,有感恩,可以想像同學們多年後重拾是冊,再次摩挲,當日晚宴情景,想必又會栩栩目前。

特刊無疑是一個團隊合作的成果,這不但是同學們集體智慧的結晶,更是他們精神和友情的交匯。然而,特刊也是中文系同學的才幹的體現,其中當然有指揮約定的領導、策勵、督促(也許還有要脅和哀求),有心存大局的體諒和合作,有商議,有包容,有妥協。有淚、(應該沒有血吧),汗則恐怕是少不了的了。

最重要的是,特刊儘管包羅萬“有”,但必定缺一個“無”,就是無私。

我相信,參與編輯工作的同學們一定都抱著一顆熱誠為公之心,在其他同學各忙己事的時候,在夜深人靜的孤寂,默默地耕耘,不計收穫,只求傾注自己一番心力,只求竭盡自己所有的精彩。如果他們還有什麽目的,我想,大概只有謝師宴上各位老師和同學捧讀特刊時的喜悅和認可。不知當晚編委會同學有否注意大家面對特刊時的目光與神情?

其實,別人是否欣賞,最終並不重要,耕耘,以及耕耘時掉下的汗水就是你們豐盛的收穫了。只堪自娛悅,不可持贈君。人生最深微的境界,大概盡於這兩句詩了。

今年的謝師宴早已落幕,事如春夢了無痕,但我相信,對於積極參與籌備這次盛會和編輯畢業特刊的同學,這場春夢應該會留下難泯的痕跡,日後回首前塵,春夢的暖意料也溫存在心,依舊不減。

孟子說: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人生的際遇,值得留戀者大概如是。

Thursday, March 4, 2010

一年多前撰寫了一篇英文論文,論竹林七賢。其中談及嵇康的“自然”觀念,西方漢學家習慣翻作“self-so”,在一定語脈中誠然不誤,但我認爲將“自然”一律譯作self-so ,不啻純粹的語言符號轉換,對於了解原文意涵,無大幫助,甚或引起不必要的誤解。

我覺得嵇康的“自然”應該指萬物無待而然的存在狀態,但此意英文如何表達,則極傷腦筋。當時思索久之,終於譯作self-existence。既得之,頗自悅。

後來,拙文的審稿人對我的翻譯頗不以爲然,但又說不出理由,只建議我改作通行的self-so。我心有不甘,抗辭答辯,堅持不改。最終,審稿人與編輯亦無可如何。

今日無意中翻閲嚴復百多年前翻譯的名著《群己權界論》,在〈譯凡例〉中,幾道先生謂:“老氏之自然,蓋世間一切事物,皆有待而然,惟最初眾父,無待而然,以其無待,故稱自然。詞在西文為self existence。”

讀畢,驚喜難禁。幾道先生先得我心。真不敢想像竟然有人同樣翻譯自然,而且更是我一直心儀敬仰的幾道先生。

奇哉!奇哉!

Thursday, February 4, 2010

華文教師的誕生地

午飯後走囘辦公室的路上,無端又想了許多意外的事情。

社會上護士人手不足,護士學校趕忙多錄取護士學生。如果目前制度不能多收新生,不要緊,設法擴招。

社會工作者人手不足,同樣辦法,大學社會工作系,都訓練學生,以供市場所需。

律師不夠,沒問題,法學院多收學生,甚至改善律師的工作待遇,何愁沒有入彀之英雄。

華文老師缺乏,沒問題,……

當然就是多培養華文老師。

問題是,華文老師應該怎樣培養?新加坡社會到底有多少人真的想過?

我又想到,護士學校訓練護士 ,法學院訓練律師,社會工作系訓練社會工作者,然則,究竟什麽地方培養華文教師?

往深處想,原來這個問題根本就問錯了。

問題的根本還是:華文老師究竟應該怎樣培養?

至於華文老師應該具備什麽樣的學問,那更是不便一起提問的問題了。

Tuesday, February 2, 2010

湯老師網頁待更新

湯老師的舊網頁已經停用,目前正在另起爐竈。網址如下:

http://salutetdy.spaces.live.com/default.aspx

Monday, February 1, 2010

又念湯老師

今天在網上無意發現樹仁校友一篇短文,提及湯老師,移錄於此,俾資懷念。
-----------------------------------------------------------

翠袖乾坤:獨立思考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11-24]
蒙妮卡 

七十年代香港的書店擺滿《毛選》和馬列著作等,中文參考書種類貧乏。樹仁學院前中文系主任湯定宇教授中國通史,他列出一大堆古書書目供學生參考;我出身番書院的,實在難以「強啃」,於是找來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淺白易讀。 從來沒見過湯先生如此動氣。他漲紅著臉,指著課室的窗框對我說:「你看這些框架的幾何圖案,有人通過圓形去看窗外世界、有人選擇方形或長形……不同角度,觀點有異。你為什麼不推開窗戶,自己探頭去看世界?」 直接讀《資治通鑑》,就毋須聽信馮友蘭替司馬光作注釋。湯先生引導我們要懂得獨立思考。後來我才知道,馮友蘭是文革期間「梁效」寫作班子顧問,有人將其列為「北京四大不要臉」之一。 湯先生沒有評價馮友蘭。他僅說,「希望有獨立思考的學生,連老師的說話也懷疑。」 想起湯先生,因為得悉溫家寶總理上月致函新華社道歉新聞,上網翻查溫總犯錯經過,看到他提出了「獨立思考」的重要性。 溫總今年九月教師節前夕往一所中學聽課,事後發表講話,內容提到最近去看望錢學森。這是錢老最清醒的一次,他又再向總理提到,「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據溫總理解,所謂「傑出人才」就是像錢老那樣有重大成就的人才。 英國僅劍橋一所大學就培養八十多位諾貝爾獎得主;溫總說,其實中國的學生也很優秀,在各種國際比賽當中經常名列前茅;但中國比較重視認知教育和應試教學方法,忽視對學生獨立思考的培養。 是的,懂得獨立思考的時候,自然會對一切產生懷疑;懷疑老師的說話、懷疑傑出人才的貢獻、懷疑歷史人物的「一生功過,蓋棺論定」。

Education as a Path to Conformity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最近有一篇文章針對錢學森提出有關中國缺乏諾貝爾得主的問題而作。讀後頗有感觸。作者所論有一定的道理,但對於她所說的中國教育現狀和中國學生對老師的態度,我頗爲懷疑。

至於她與她的中國友人對中國文化誤會之深,更讓我不勝唏噓。美國甚至所有西方國家的讀者將會以此文所說來認識中國。嗚呼哀哉!

http://www.nytimes.com/2010/01/27/world/asia/27iht-letter.html?partner=rssnyt&emc=rss

Friday, January 29, 2010

另一段同門的回憶

剛又找到另一段同門對湯老師的回憶。此君更是湯老師的閉門弟子,由此可見先師教化數十年,作風如一,前後一貫。這正是他的人格,他的抱負。也是我的榜樣。
-------------------------------------------------------------
席散,新月在天
網誌分類:私人地帶
http://hk.myblog.yahoo.com/jw!oYV8MImRGAUHN6Ze6KS4Q6VHDhoWslkz/article?mid=346&prev=362
網誌日期:2006-08-23 17:22
哭徹夜, 眼如桃......

昨偶閱眾為老師所編的《席散,新月在天 - 湯定宇老師紀念文集》. 雖事已經年, 惟讀之, 仍是悲慟莫名! ( 忍! 忍! 忍! )

上圖為老師當年的成績報告 (等同今之成績表), 能讓我國國學大師 – 錢穆予以如斯佳績, 可見老師之博學, 殊非凡凡之輩!

鄙人為老師晚年最後一班學生. 是時, 習其門下, 真筒是既驚且喜.

驚者, 乃老師對文史學生的基本要求甚高. 師兄憶謂: 昔修「古籍導讀」, 需閱畢《國學略說》、《古詩十九首集釋》、《中國文字學史》、《中國地理學史》、《中國史學名著》等二十四部書目,因此乃必修科, 無可避之, 故當時更謔稱之為「廿四味」! (好甘也!!! )

喜者, 自是有幸習其門下. 隨者之學問、人生,無不受其啓迪.

猶記當年, 晚首見老師, 張瞪結舌的蠢相!

當時為師者, 恤衫西褲乃指定造形. 心想此次自當別無例外. 哪知步進課室的, 竟然是位理了個短短平頭裝+ 束著白雪雪小鬍子+ 身穿牛仔褸、牛仔褲+ 腳踏波鞋打扮+ 手持拐杖的八十歲老翁!

往後, 晚亦從未見過恤衫西褲打扮的老師. 除了, 那照片中的老師, 一貫微笑著的老師, 咪著眼一臉慈愛的老師……(忍!別哭!)

『作為您的學生,這笑是頂熟識不過了;「您想想嘛!」「知道了?」「都懂了吧?」然後看著每個驚訝的腦袋瞪大了眼張開嘴巴,您笑了;您有太多的事情捨不得不告訴我們,在書本裏的發現,從人生中的體驗,關乎自己的種種,多少年來細細碎碎的,現在都給我們小心翼翼的綴連在一處,雖然都夠不著述說一個全面的、動人心魄的故事。 』

老師的音容, 依然歷歷在目, 宛如昨日......(不爭氣的! 淚奪眶而了)

老師!

晚能成為老師的學生, 實乃晚天大的福氣!

逢晚迷途之際, 閱畢老師之集, 頓悟人生方向!

晚往後定必學以致用! 回譴社會!不負老師之望, 薪火相傳!

Thursday, January 21, 2010

今天上學路上,不期然又想起前幾天論中文系同學一事。當時幾位同學都沒有問我爲何“笨”字也是褒義。一般而言,笨當然是貶義詞,但笨有笨拙義,而笨拙則可有褒義。

再者,我當時想以“笨”作答,心中其實另有一特殊意義。按《說文》:“笨,竹裏也。”段注云:“謂其内質白也,又有白如紙者。”所謂“竹裏”,就是竹筒裏所黏附的一層薄衣,色白。這就是段注所說的“内質白”。

一言蔽之,中文系同學的内質純樸,皆可造之材也。很多時候,我的確希望中文系的同學像一張白紙。

Wednesday, January 20, 2010

中文系同學

同學們又在準備編輯今年的中文系畢業特刊了。前兩天,“畢業特刊特工隊”突擊而至,居然要我用一個字來形容中文系的學生。我猶豫半晌,說:“憨。”

四位特工隊員好像有點驚愕,又像不太明白我所言。我於是補述道:“憨是褒義,本想說‘笨’,怕引起誤會。憨是樸實之意,憨厚也。”

我又問:“你們知道‘土’是什麽意思?”同學茫然。我說:“我們現在說人家土是貶義的。這是城市人說的話,指鄉下人不夠世故。其實,土就是人與土地的關係密切,這是好事情。”

我問同學:“土的反義是什麽?”答道:“圓滑。”

我說:“城市人群居,利益衝突多有,圓滑就是避免受害吃虧的處世之道。我覺得還是人土相親更爲可愛。然乎?”

然乎哉?

補記:特工隊離開後,回想前言,思及孔子所說“參也魯”,或許中文系的同學也可以用“魯”字一言蔽之。這樣更可以避免誤會了。

Wednesday, January 6, 2010

古晉第三届世界居士佛教論壇

兩周前古晉的會議,有心人在網上有所報導。
http://www.faqing.org/forum/viewtopic.php?p=1163444&sid=7a8f733ad12e77e730df9c3a2ccf3011

這是我平生第一次參加專門討論佛教的會議,而且參加者大多是佛教徒,其中包括不少出家僧尼。幾天的觀察,讓我對當今佛門和信徒增加了不少認識。時代風氣,無遠弗屆,人心習染實在難分緇素 。

只想重溫《高僧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