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ember 22, 2014

明师经典讲座系列——“今天应该如何读《论语》“

明师经典讲座系列-“今天应该如何读《论语》(劳悦强博士)

明师经典讲座系列将邀请12位本地中文系教授主讲,学术范围包括:语言、文学、历史、哲学,每个范围有三位老师负责。讲座以一年为一个周期,一年有12讲,两年24讲,以此类推。主讲人有多位长期从事新加坡的师资训练、华文课程编写工作,从事教育工作者在讲座上相信会获益良多。“明师经典讲座系列”举办地点在南大孔子学院,时间是每个月最后一个星期五的晚上7时。

2014年8月29日--梁秉赋:“东西方文化传统中的书籍分目与学术分科”
2014年9月26日--王昌伟:“梦断青楼:明末清初的名妓文化”
2014年10月31日--黄贤强 :“近代南洋知识分子在中国:去何因?为何事?”
2014年11月28日--劳悦强:“今天应该如何读《论语》”
2014年12月26日--潘秋平博士主讲
2015年1月30日--林立:“中国古典诗词格律”
2015年2月27日--Prof Alan Chan: Related to Chinese Philosophy
2015年3月27日--陈荣照主讲
2015年4月24日--严寿瀓:“中华学术渊源与固有思想文化之特点”
2015年5月29日--李晨阳:“儒家的平等思想”
2015年6月26日--高虹:“多语环境下的汉语语言习得”
2015年7月31日--吴英成:“想象共同体与众声喧哗:华裔身份认同解构”
日期:2014年11月28日 – 2014年11月28日
对象:南大孔子学院专业文凭毕业生、公众
语言:中文
地点南大孔子学院8楼802讲堂
截止日期:2014年12月31日
费用:S$15.00
折扣
孔院之友会员:免费
非会员:$15/场
联系人:高强
电话:6592 7513 / 6514 1934
电邮:cifp@ntu.edu.sg
传真:67797859

Schedule

时间:7pm

Friday, October 31, 2014

甄鹏:再论孝道可以休矣

以下是甄鵬對本地四篇批評文字的回應。

———————————————————————————————

甄鹏:再论孝道可以休矣
20141020日《联合早报·言论》

    104日我在《联合早报》发表《孝道可以休矣》之后,该报接连登载了四篇批评我的文章,包括10日赵强民的短文《关于“孝道可以休矣”之我见》、14日何大成的《孝道不可以休》和王永炳的《孝道的目的与方法》、15日劳悦强的《谁的孝道可以休矣》。
    这些文章,或短或长,风格各异。但是它们都没有全面评判我的文章,仅就一个或几个点进行分析。于是,出现了“我说我的,你说你的”、大家自说自话局面。为了克服这个弊病,我们必须厘清两个关键的问题:现代社会亲子(父母与子女)的法律关系如何?什么是孝道?
    亲子之间的关系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最合适:“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下面再具体分析一下。《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子女对父母有三个义务,分别是经济上、生活上和精神上的。
    父母对子女的义务如何呢?《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的“抚养教育”的义务显然包括经济上供养和生活上照料两部分,似乎没有精神上的义务。然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这说明父母对子女的义务也包括精神上的。
    亲子之间法律关系的唯一区别在于父母对子女有“教育”的权利(同时也是义务),但是父母也有“保护”子女的义务。《婚姻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
    由此可知,亲子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对等的、均衡的。“孝道”是不可能对等的。我在《孝道可以休矣》中说:“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尊亲也不是大问题,难就难在孔子说,孝即‘无违’。春秋时卫国有个公子叫急子,父亲要杀他,他束手就戮,说:‘为人子者,以从命为孝。弃父之命,即为逆子。’”
    劳悦强指责我“对古籍望文生义,更误以历史小说(如《东周列国志》)为真实历史……”我劝劳先生读读《史记》,找出这句话:“太子曰:‘逆父命求生,不可。’”如果他找不到,那么我再缩小一下范围,请读《卫康叔世家》。
    王永炳这样解释:“孔子说的‘无违’并非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而是不要违背‘礼’。”那么,我请问王先生:“此处的‘礼’指什么?难道不是违背父母意愿吗?”王先生似乎在告诉我们:你违背了法理,但是没有违背法条。他若是法官,便会如此荒谬地判案。劳悦强有有类似解释。像急子那样“父叫子死,子不得不死”的不是孤例,他们难道不知道“无违”的意思?何大成比王永炳、劳悦强诚实,他直接喊出了:“‘无违’,怎么了?”
    王永炳承认孝道的原意中有一些是“过时的或不实际的”。这其实是一枚硬币的背面。王永炳无视背面的存在,说什么正面才是硬币。剥切了阴暗面,那还叫“孝道”吗?如果把“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叫作“孝道”的话,那么自然而然地推理,父母对子女也有这三方面的义务,所以父母也要“孝顺”子女。
    孔子说,孝就是“无违”。这可以叫作“孝道”的定义一。“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不妨叫作“孝道”的定义二。劳悦强说:“须知‘孝道’作为一个观念,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内涵一直随着时代演变。”可惜,如果孝道从定义一演变为定义二,那么就不能叫作“孝道”了,理由见前。
    “孝道”和“娶”、“嫁”一样,都是歧视性概念。男人叫“娶”,把老婆娶进门;女人叫“嫁”,把自己嫁出去。英语里没有“娶”和“嫁”,只有“marry”(结婚)。男人叫“marry”,女人也叫“marry”。这才叫平等。
    重温我前文中的一段话:“孝道是单方面的,意味着不平等。废除孝道,提倡大爱。爱有很多种,其中就包括亲子之间的爱。为什么现在经常说,要和孩子做朋友?因为朋友之间的关系最平等。废除孝道,决非不让子女尽义务,而是让亲子关系回归自然。”孝道真的可以休矣!
[后记]本文写于1014日,15日定稿。此后,《联合早报》继续发表此类文章,包括16日罗禅珠的《孝道不可休》、20日纪赟的《建设一个老有所乐的新加坡》。纪赟的文章相对客观,与我的一些观点接近。

甄鹏,山东大学学者。



誰的孝道可以休矣

以下是我第一篇回應甄鵬的文字,刊於2014年10月15日《聯合早報·言論版》。

——————————————————————————
甄鹏先生《孝道可以休矣》一文(刊于2014104日《联合早报·言论版》)不知是否存心哗众取宠,但若谓其说法忽视证据,罔顾文理,恣意妄言,则信足当之。

在今天言论自由的社会,作者要提倡废除“孝道”,固然有他的权利,但言论自由要求发言者须负言责,而最基本的言责就是论述必须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作者既然身为“大学学者”,自然明白这一学术原则,可惜在他两千多字的文章里,观念不是模糊,就是谬误,推论又不合逻辑,而他对“孝道”的看法几乎尽是想当然之论。至于理据,作者对古籍望文生义,更误以历史小说(如《东周列国志》)为真实历史,对现代人的意见又随意借用,一方面既想倚仗权威以张声势,另一方面又要标榜自己的创见,最终进退失据。

作者的观念模糊不清始见于他的文章题目。不知“可以休矣”的孝道指的究竟是什么孝道?须知孝道作为一个观念,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它的内涵一直随着时代演变,即使在同一时代,在不同社会阶层也可以有不同的实践。从甄文看来,作者对此完全茫然,而题目所指的应该是他本人所理解的孝道。若然,他理应事先声明,以免读者不必要的误会。历史小说的作者若声明自己作品的性质,读者自然不会与他较真。

也许作者以为自己在讨论传统儒家的孝道,若然,则那完全是由于他对古籍的误解。他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一语为证,声称“连自己的身体都不能做主,何谈人的独立性”。不知作者所讲的独立性到底何所指,这是观念模糊的又一个例子。引文出自《孝经》,原意在于教导子女应该爱护自己身体,免使父母担心,甚至蒙羞。一个人能够如此谨慎保护身体,细心顾念父母,无疑是对自己负责,也考虑父母家人的感受,在此意义下,若说她的思考能独立自主,相信并不为过。如果我们真的要以这段《孝经》引文论证个人或子女的“独立性,这适足否定作者的看法。作者自称女儿带给他无穷的欢乐,试想,如果他的爱女对自己的身体不负责任,任意妄为,以致伤残,甚至死亡,这是否证明她有独立性呢?可以肯定的是,她的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会带给作者任何欢乐。

作者为所欲为,由一个人缺乏独立性这一错误前提,推论说“一个人,在家给父母当奴才,在单位给上级当奴才,在朝廷给皇帝当奴才。这是一脉相承的。孝文化就是奴才文化”。懂得顾念父母,保护自己身体的子女竟然变成“在家给父母当奴才”,身为人父,难道作者真的忍心视爱女为自己在家的奴才,尽管她给“很累很辛苦”的父亲带来无穷的欢乐?即使他真的如此看待女儿,那并不能证明她本人就是一个奴才。至于在家给父母当奴才,是否在单位也给上级当奴才,在朝廷也给皇帝当奴才,自然也没有必然关系,道理不言而喻。

作者说:“尊亲也不是大问题,难就难在孔子说,孝即‘无违’。”这似乎是他极力强调子女的独立性的原因。从作者的引文看来,他又是误会了孔子原话的意思。按:《论语·为政》记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原文中,孔子特别解释无违的意思。父母在世之时,事奉以礼;父母去世,以礼敛葬;日后定时以礼祭祀。许多学者都以为“无违”就是什么事情都不违背父母的意旨,这是不幸而影响深远的误解。
孔子明明是说,不管父母在世去世,子女都应该以礼事奉他们。以现代人的情况来说,简单讲,“生,事之以礼”就是与父母相处要有礼貌。父母子女同住一起,交接至多,如意事固然常有,但不如意事恐怕也难免,以礼相待有助于亲子之间互相体谅,由此全家得以和谐。父母离世,处理后事要有分寸,不宜大事铺张,也不应过于随便。这就是“死,葬之以礼。父母虽然已逝,渐行渐远,子女对昔日相处的记忆容易淡忘,但不应从此不再怀念,而如何表达怀念之情,形式可以不拘,总求适当得体。这就是“祭之以礼。今天多数人仍然选择清明节扫墓,祭祀先人,古风犹存。试问,孔子讲事父母无违,我们又如何能指责他压制子女的所谓独立性呢?无违指的是无违于礼,而不是盲从父母的意愿或命令。

甄文讨论孝道,却不时跑题,大谈父母之道。比如,他引用“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一语,以说明“要求回报的爱不是真正的爱”。姑勿论引文与结论毫无关系,但此说与孝道何关?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对于父母之道的看法也大可商榷。

首先,作者同意,对子女而言,父母之爱确实无私他分享自己的为父之道说:我有了孩子后,很累很辛苦。但我丝毫没有觉得自己对孩子有什么恩典,反而感谢女儿带给我无穷的欢乐。然而,他又极力提醒我们,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出于一种动物本能,目的是让自己的基因有更多的存续机会难道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无论如何,不知作者是否认为人类与动物无异?他为人父亲所享受的无穷快乐是否由于他的基因在女儿身上有更多的存续机会?而他对爱女的感激是否也完全因为她能够存续他的自私基因”?若然,则无私的父母之爱是否纯粹自私的体现而已?作者认为,要求回报的爱不是真正的爱。既然人类生儿育女,目的不外乎存续自己的自私基因,作者自然也不能例外,则他对女儿的爱似乎不能说是不求回报的了,也就是说,那不是他所讲的真正的爱。

科学进步日新月异,现今动物植物的基因都可以改造,如果在作者有生之日,科学也能改造人类基因,而她的爱女又选择调整自己所存续的父亲的基因,身为感激女儿的父亲,作者到时是否也会如他所说“非常恼怒,因为女儿的行为“会危及整个家庭

作者说:对社会整体而言,父母之爱最自私,因为父母只爱特定而狭隘的对象——其子女。子女与社会大众不同,父母对子女的爱护独一无二,不但自然而且理所当然。如果这是作者所讲的自私,相信没有人会认为有何问题。如果作者以为父母爱子女就必然不爱社会上其他人,则无疑没有人会认同,而且也不合乎事实。作者的所谓辩证看法,其实只是他本人思路不明而已。


一言蔽之,甄文有违常识,思想混乱,语无伦次,但若文中所论的孝道真是作者的一家之言,则原来他的自言自语,应该留在本家便好,又何必远从中国投稿到新加坡来呢?作者说:父母完全主导了未来的亲子关系,希望他对孝道和父母之道的看法不会对社会舆论产生同样的影响。

Friday, June 6, 2014

《漢學鳴謙集》推介‧馬新漢學座談會落幕

《漢學鳴謙集》推介‧馬新漢學座談會落幕



(柔佛‧新山3日訊)南方大學學院于5月29日舉辦的“《漢學鳴謙集》──第八屆馬來西亞漢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新書推介暨“新、馬漢學研究的回顧、省思与召喚”座談會圓滿結束。
  • 《漢學鳴謙集》推介講座圓滿結束后,一眾學者共同合照留念。左起為張耀龍、鄭成海、勞悅強、祝家華、林緯毅、何啟良及安煥然。(圖:星洲日報)
上述活動於當天晚上7時至9時45分,在南方大學學院125會議室舉行。
會上,論文集主編張耀龍對《漢學鳴謙集》作了編撰、內容上的全面介紹,並由推介禮主賓勞悅強教授、祝家華共同為《漢學鳴謙集》主持了推介儀式后,由勞悅強、鄭成海、安煥然等三人分別圍繞新、馬、國際漢學的議題,展開座談。
勞悅強緊扣統計數据,率先分析了新、馬兩個大專院校中文系的總体情況,指出兩國中文系同樣存在着聲韻文字學、哲學、文學批評等中文專業科目的匱乏,并強調漢學研究的核心在于“得其人”,以及須緊密配合其他多元人文社會學科的視野、訓練為基礎;
他也指出當今的文學研究,客觀上已逐漸成為社會、文化、政治研究的某种變相。
鄭成海則率先追溯了2004年,与鄭良樹教授等學術同仁,共同倡議并舉辦“第一屆馬來西亞傳統漢學研討會”的緣由,並指倡辦研討會的初衷在于為本地青年漢學學者,提供一個學術發表与切磋交流的平台,以提升本地漢學研究的能力与動力。
安煥然則認為,隨着中國大學學界新史料的把握以及西方漢學界對其他學科方法理論的掌握之优勢,本地中文系學術人員的研究方向漸從傳統漢學研究轉向本地華人研究,主要還是“學術廟門”的“市場”。(星洲日報‧大柔佛)


點看全文: 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297823?tid=9#ixzz33m0cRpmr 
Follow us: @SinChewPress on Twitter | SinChewDaily on Facebook

Wednesday, May 28, 2014

马大中文系「没了」

Mar 28, 2014

马大中文系將併入新成立的「人文及区域研究系」,萎缩成「中文组」。
马大中文系將併入新成立的「人文及区域研究系」,萎缩成「中文组」。
(檳城28日讯)马来亚大学现有的12所大型学院、2所机构和3所中心,预料在新学期开始合併为6所院校,而国內大学中文系中歷史最悠久的马大中文系,料將从科系(department)转为中文组(programme)。

消息向《东方日报》指出,有关合併计划早为前任校长丹斯里高尔扎斯提出,以达到节省学校开销的目的。

据了解,从2015年开始,该大学的收入比例,將从现有的30%校方承担、70%中央政府津贴,改为70%校方承担,30%政府津贴。

为此,校方不得不寻求出路,通过大幅度「瘦身计划」,来削减学校开支。

另一方面,根据消息,校方指有关合併也將有利于该校学术发展,促进跨领域和跨学术的合作与交流。

据知,这所国內歷史最悠久的名牌大学改组事项,已经在大学內部的评议中通过,並在9月份开始的新学期落实。

无论如何,校方目前仍没有发出公函,通知现有各系主任有关职权调动的详细情况。不过,根据最后一次的校內匯报,目前各科系主任的职权预料將保留。

马大是国內歷史最为悠久的大专院校,其前身可追溯至在1905年成立的爱德华七世学院和1925年成立的莱佛士学院,两者在1949年合二为一,成为设于新加坡的马来亚大学。新马分家后,位于吉隆坡的马大分校独立成马来亚大学,一度成为国內居首的大专学府。

无论如何,该大学近年在世界权威的泰晤士高等教育排行中节节退步,从10年前的世界100强大学跌至2013年的167位。

合併过后,马大將统合现有的人文社科院、教育学院和语言学院成一新学院,底下將设有人文及区域研究系,而现有的中文系、印度学系和歷史系等將併入该系成为个別小组。

部分校友反弹

由于除了传统的中文系外,语言学院也另设有中文语言组,因此预料改组合併后,这两个部门都將合一。

根据了解,虽然改组並非针对中文系,而改组后的行政职权和架构也仍未官方確认,但由于中文系在名义上已然失去「科系」地位,因此引起部分校友议论甚至反弹。

根据马大网站,目前,该大学拥有的12个院校(faculty)分別为人文及社会科学院、商业及会计学院、电脑科学及资讯工艺学院、牙医学院、教育学院、经济和行政学院、工程学院、语言学院、法律学院、医药学院、科学院和建筑与环境学院。

除外,与院校同等地位尚有2个机构(academy)即伊斯兰研究和马来学系,以及3个中心即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和不设有学位科系的基础科学教育中心。

根据目前所知,在改组瘦身后,人文及社科学院、教育学院及语言学院將合併在同一院校下;商业及会计学院、法律、经济和行政学院將合併;工程、科学和电脑科学及资讯工艺学院也將合併。

另外,目前分属两个不同机构的马来学系和伊斯兰研究机构也將二合为一。

资料档:孕育许多学者政治人物

目前少数拥有中文组或科系的国立大学包括苏丹依德里斯师范大学教育中文组、博大外文系中文组和马大中文系,而马大中文系歷史最为悠久,成立至今已有51年歷史。马大中文系曾孕育不少知名学者及政治人物,包括前交长丹斯里陈广才、前高教部副部长拿督何国忠等。

马大中文系目前隶属人文及社会科学院,除了本科课程外,也提供研究生课程。

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index.php?option=com_k2&view=item&id=108360:&Itemid=113

“《汉学鸣谦集》新书推介暨“新、马汉学研究的回顾、省思与召唤”座谈会



                                                              《汉学鸣谦集》书影

Published Date:22-5-2014


南方大学学院中文系,将于5月29日(星期四)晚上7时正,于南方大学学院125室举办一场“《汉学鸣谦集》--第八届马来西亚汉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的新书推介暨“新、马汉学研究的回顾、省思与召唤”座谈会。本论文集的缘起,是2011年10月15、16二日,在南方大学学院二楼讲堂所举办的“第八届马来西亚国际汉学研讨会”,而《汉学鸣谦集》正是当日十四位学者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的结集。《汉学鸣谦集》共收录了与十四位会学者们发表的文章,除毛醒策教授《郑子瑜学行录》这篇主题演讲稿外,其他十三篇学术论文乃分作“释道探辙”、“圣学心影”及“旧缶新醪”三部分予以收录。

为提倡汉学研究的风气,本讲座活动将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劳悦强教授为主宾,主持推介礼,并与南方大学中文系郑成海教授、安焕然副教授共同展开一场“新、马汉学研究的回顾、省思与召唤”的座谈会。其中,劳悦强教授将以“汉学研究:新加坡、马来西亚与国际”为主题演讲,而郑成海教授将就“创始马来西亚传统汉学研讨会缘由”的课题展开回顾与展望,安焕然副教授将探讨“汉学研究与华人研究”的相关省思。此外,南方大学学院林纬毅教授将担任本次推介讲座的主持人。衷心欢迎有兴趣的公众人士踊跃参与、出席本推介礼暨座谈会。入场免费。如有垂询,可联系《汉学鸣谦集》主编张耀龙讲师,电邮:aloong99@hotmail.com

*现场购买《汉学鸣谦集》将享有20%折扣!

http://www.southern.edu.my/news_info_ch.php?newsid=2014086&year=2014

Monday, May 19, 2014

愛情與常道

《老子》首章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本來是說道與言的關係,但道的內涵卻是彌天蓋地,包羅萬象,因此,如何表諸於名,完全存乎其人。

近代有名的散文作家冰心的丈夫吳文藻曾向冰心的父母呈交了一封求婚書,懇請兩位老人家允許,讓他來照顧愛護他們的女兒。信中,他說:

“求婚乃求愛的終極。愛的本質是不可思議的,超於理性之外的。先賢說得好;‘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們也可以說,愛是一種‘常道’或是一種‘常名’。換言之,愛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常道’,故不可道;愛又是超於理性之外的‘常名’,故不可名。我現在要道不可道的常道,名不可名的常名,這其間的困難,不言自明。喜幸令愛與我相處有素,深知我的真心情,可以代達一切,追補我文字上的掛漏處。”

愛固然有其常道,但表諸言說便馬上落入非常道的層次了,因為常道超於理性,並非純粹的心智可以掌握體驗。冰心深知吳文藻的真心情,體會到他的愛,這自然並非由於言語的表白。然而,吳的求婚書中文字上的掛漏處,最終由冰心來追補代達,依然要乞靈於文字。這就是為何儘管常道不可道,但兩千多年來,《老子》五千言一直流傳不絕。


Thursday, April 10, 2014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盡

午飯時忽然想起今晚應屆畢業同學將設謝師宴。

謝師宴用意固然美善,但對我而言,同學們在我每一門課的用心學習,以及他們認真思考、謹慎行文的作業,字裡行間早已經給我慷慨的回報了。

昨晚讀同學們的《莊子》讀書筆記,其中一些心得,學者專家多未見及。能夠讀到,是我的幸運。我動容,幾至泛淚。謝師宴享受過了,但這樣的盛宴確實難得。

嗟乎!王荊公傷仲永,當今教育只知功名利祿,但求灌輸所謂知識,即使非仲永,也難免終為仲永。

莊子說人皆有真君,我想,現代學子若只知接受灌輸,不識其他,“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哉”!莊子曰:“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盡。”針對當今教育,漆園蒙叟的舊話竟然可以有此一層新意義,可不謂大哀哉!

Wednesday, March 26, 2014

久在樊籠裡

獅城連月天旱,上週日(三月十六日)早上終於降雨,心頭頓起一陣清涼。下午著名畫家、寫作人陳丹青獲無界限講堂邀請,來新作一場演講,題目是《母語與母國》。承蒙同事慷慨,贈我門票,於是抱著學習的心情,前往聆教。

聽眾大約六百人,似乎大多為年輕人和中年人,講堂幾乎座無虛席,可謂盛況。據云,由於門票早已售罄,主辦單位又在演講大堂鄰近另設一室,可容八十人,現場直播

可惜個多小時的演講,主題隱晦,零碎的片段又不啻老生常談。雖然事前我並無特別期望,但聽講後心中實在難抑無奈的唏噓。

講題有中英文版本,不知原本是中文還是英文。英文版本是Mother Tongue and Motherland。以文字論,中英文不啻完全對等,幾乎天衣無縫,但不知是否硬譯的結果。文字與概念不同,此點常常為人忽略和誤解。最近賴聲川在本地的一場演講中就混淆了“智慧”的詞義和“智慧”的概念。

“母語”與“母國”同樣有詞義和概念兩個不同層次。

何謂母語?何謂母國?

根據語言學的界定,英文mother tongue即是孩子最先學習的語言。至於為何孩子最先學習的語言稱作mother tongue而不是father tongue則是一個概念問題。事實上,英文裡除了mother tongue的叫法,還有sister language(姊妹語),但卻沒有father tongue(父語)或brother language(兄弟語)。關鍵在於這些叫法所牽涉的概念問題。

對譯mother tongue的“母語”一詞固然是今天大家口中的常用語。從中文的詞義來講,母語雖然不必就是母親所說的語言,但母者,事物之所從來的源頭,因此,寬鬆一點說,母語就是一個人從小開始在家裡與家人共用的語言。如此說來,顯然,新加坡並無一個統一的母語,中國亦然。當然,在中國,母語卻指漢語而言。漢語者,漢族所說的語言也。這是概念問題,母語等同漢語只是概念影響語言的結果。母語,作為一個概念,尤其以新加坡的國情而論,無疑值得分析討論,儘管在本地,華人的母語早已被界定為華語,亦即中國所稱的漢語。

母語既然是口說的語言,從詞義和概念來講,自然就與書寫文字不同。中文從來就有言文之別;一個母語是粵語的人,他所書寫的並非粵語。這是顯然的事實。粵語不稱粵文,閩語不稱閩文,吳語不稱吳文;換言之,粵文、閩文、吳文連詞義都根本不能成立,更無論概念了。

陳丹青說,一次夜裡,他跟一位同樣說上海話的朋友在紐約地鐵站邊聊邊走,突然發覺尾隨一人,原來此君居美多年,上海話久絕於耳,忽聞鄉音,不期然逐聲而從二人之後。鄉音即是母語。陳先生自言,若非他們說上海話,恐怕那位僑居異鄉的同胞也不會依依不捨,尾隨不去。母語的特殊魅力正在於此。

演講中,陳先生反復強調語言都是政治的(political),並一再以秦始皇“書同文,車同軌”(講者直接的引述)為例,他對統一語言的反感,可謂溢於言表。他認為“書同文”不啻“愚民”(講者原話)政策。

其實,以語言等同文字,這是一個極大的誤解。李斯所統一的是戰國時代各國的文字,而非南腔北調的語言。試想,語言如何能夠統一?中國大陸政府現在所能規範者是漢字,而並非各地的方言。對於中國境內各地出生的人,如果家裡父母說的是方言,那大概就是他們的母語。當然,如果父母在家裡只用漢語,則他們的孩子所說的母語自然就是漢語了。

對於李斯“書同文”這一政治措施在當時的實際考慮以及在後世深遠但良好的文化影響,講者莫措一詞。這當然並不奇怪,因為在他眼中,“書同文”絕對是罪惡之事。講者又進一步將秦始皇“書同文”與孔孟相提並論,孔孟也頓然淪為“愚民”的兇手,可惜陳先生並無任何解釋和證明。他這種偏見自然也有其歷史背景和其本人的成長經驗的影響,對此,我予以同情的諒解。

何謂母國?如果它只不過是英文motherland的硬譯,則地道的中文說法應該是祖國。中文原來並無“母國”一詞。納悶之餘,不知捨“祖國”而取“母國”是否出於當今流行的性別考慮。然而,“祖”字本來就可以兼指兩性,“祖先”自然並非只有男性。若祖國還不夠貼切,中文原來也有“父母國”和“父母之邦”的說法。

無論如何,若僅就詞義論,“母國”若為motherland的硬譯,其義與“祖國”或可通用,因為語言文字隨時演變,有時非人力所能左右。但作為概念,則“母國”似乎是由日文轉手而來,意指移民的來源國(country of origin,相對而言,移民所定居之國則稱為其祖國。若“母國”是英文mother country的對譯,則指殖民者原屬的國家,又可稱為宗主國。英國是新加坡獨立前的殖民統治者的“母國”。可見詞義的變化實際上是由於新概念的出現,而新概念自然又基於新經驗。

相對於“祖國”的“母國”,固然不是motherland,而相對於“母國”的“祖國”,今天則面目依舊,靈魂全非。詞義與概念不同,此又是一例。對新移民來說,新加坡就是他們的新“祖國”,而他們原來所屬的國家(舊祖國)則變為其“母國”。在人口移動遷徙頻繁的全球化時代,“祖國”是共同的,“母國”則是個別的。

講題中的“母國”究何所指?若以motherland為據,則應指祖國,而非母國(即來源國,country of origin)或殖民者的原屬國家(mother country)。無論如何,講題中“母語”與“母國”的詞義和概念都極含糊,也許這正是設計者的匠心所在。“無界限講堂”,用意其在斯乎?即或不然,講者理應予以澄清。遺憾的是,陳先生於此默然。

演講之後,聽眾提問者甚夥,至少有二十人。最後一位耐心排隊得到發問機會的年輕女士,看似土生新加坡人,或者是一位教師。她誠懇請教講者有何建議可以讓本地學生對華文產生熱情,樂意學習。講者一貫的好整以暇,不假思索回答道:“有天才的老師自然能教好學生。”

駭人聽聞。問者顯然錯愕。在投影屏幕上我看到她原來臉上的靦腆變為失望,最後只能說了一句“我以前就有過一位很好的老師”,尷尬而無可奈何。

開講之前,“無界限講堂”發起人之一林少芬女士特別指出,講堂的英文名稱叫作UnThinkTank,而unthink是一個特別創造的字。堂名的寓意十分清楚,也值得鼓勵。新加坡人愛說“think out of the box”,但我常常跟學生說,要think out of the box,我們必須先知道自己身處什麼樣的boxbox的界限在哪裡,否則,think out of the box只能用嘴巴來做。

Monday, March 3, 2014

“智慧學”

賴聲川在題為《當創意遇上教育》的演講中提出智慧學的說法。他說這是一門學問,但大學裡並沒有教授智慧的課程,而且他更以新加坡國立大學為例。

自愧孤陋,智慧學竟然是一門學科,實在前所未聞。賴導演以前也曾在大學授課,不知他當時到底如何教授智慧。若他真的教授過智慧,那肯定也不會是在智慧學這門課上。

智慧是否可以傳授?

《莊子·天道》記載了以下一個故事:
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斲輪於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公曰:“聖人之言也。”曰:“聖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桓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輪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斲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我想輪扁給了我們極好的回答。我相信,智慧也是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但有數存焉於其間”。如果我們開課講授智慧,恐怕只是空談糟粕而已。當然,真正的輪扁自可從容自在,出入課室講堂,斲輪於莘莘學子之前。智慧不可傳,但可以藉學而領悟。

只怕,大學裡如果真的開設“智慧學”這門課程,輪扁是沒有機會來示範的了。

中國的禪師明白此理,所以,在他們的想像中,釋迦牟尼佛點化世人的方便就與印度佛經所講不同。

《五燈會元》記載,世尊一日陞座說法,當大眾聚集坐定,主持講法禮儀的大弟子迦葉便宣布:“世尊說法完畢。”世尊於是下座離去。這是世尊對眾生說法。

對於外道,世尊似乎另有一開示的方便。《景德傳燈錄》記載,有一次外道問佛云:不問有言,不問無言。

世尊默然良久。外道於是禮拜云:“善哉!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雲。”

外道禮退之後,阿難問佛云:“外道以何所證而言得入?”

佛云:如世間良馬,見鞭影而行。

可見,智慧雖不可以文字傳授,但可以用心領悟。若真能領悟,文字也可以是鞭影。

《五燈會元》又記載,世尊一日見文殊在門外立乃曰文殊!文殊!何不入門來 文殊曰我不見一法在門外何以教我入門

文殊是佛祖的左脅侍菩薩,是聰明智慧的化身。

在中國禪師的眼裡,領悟智慧實在無從入門。宋代慧開禪師編撰《無門關》,便說: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從緣得者,始終成壞。

當然,世尊說法,並非在智慧學”這門課上。

Sunday, February 23, 2014

“回归基本”(Go back to the basics)

當天剛好與兩位同學出席賴聲川的演講,講後互相交流。事後,其中一位同學追憶筆錄,雖不完整,而且重點在我所說,但大意不差。今錄於此,以資記憶。“Go back to the basics”當時出自我口,同學以此為題,可謂得當。

------------------------------------------

“回归基本”(Go back to the basics
                -------劳老师关于讲座、创意等话题的一席谈

题外话

周日(二月九日)下午,约五点钟,劳老师与我及另一位同学,刚刚听完一场公开讲座。从滨海艺术中心出来,我有点意犹未尽,亦或是不愿轻易放过任何一个能面对面、真切聆听老师谈话的机会。于是我临时提议何不去喝个下午茶,喜出望外也是意料之中,老师答应了。如许多同学一样,过去十多年,与老师有过数次愉快而难忘的谈天经验,每一次对我而言,都是获益匪浅的学习。虽然近来,因为种种原因,这样的机会是越来越难得了。

凭借老师的印象,无需太费力,我们就找到了一间全岛有很多分店的咖啡店,里面售卖南洋很常见的饮料和咖椰面包等。不过,这种简而不陋,平易近人的地方总是满座。空位并不易找。

总算坐定,用小匙轻搅面前的一杯鸳鸯(一种港式的奶茶与咖啡混合而成的热饮),老师悠然开口,话题自然是方才听过的那场演讲。

这场演讲是由新加坡华文教师总会主办,请来一位台湾知名的剧作家,题为当创意遇上教育。除了为引人注意,这题目似乎想说两层意思,第一是讲者和听众的身份(所谓“创意人”,即包括编剧、导演在内的艺术家与华文教师;而讲者同时也曾作教师,许多听众也是戏剧艺术爱好者);另一层意思或许是“创意”和“教育”的关系。

在实际的演讲中,讲者主要涉及了他个人的舞台剧作品回顾和他对许多话题和概念的阐述,包括“创意”、“灵感”、“智慧”、“艺术”等。

以下的内容,是我尽自己所能回忆,根据当天的谈话所记录下来的主要部分,大致涉及了如下四个方面(标题是我加的),所记只是大意,并非原话一字一句的实录
     
1.  公开演讲/讲座的主要功能当是教育公众,要从讲者的态度、方式和内容的恰当来判断一场演讲成功与否。  

讲者先讲述了自己做为“创意人”自八十年代起在戏剧圈的成绩,并陈述自己如何带领团队筹划了听障奥运会的开幕及闭幕典礼的表演。约莫四十分钟后,讲者才以“创意能(教)学吗?”转入讲座课题……

 “作为一次公开演讲,如果这是他第一次讲,还看得过去,因为是用比较得体的形式。可是如果已经讲过多次,那么就未免太杂乱了,前面整整四十二分钟所讲的内容,几乎与主题无关。”

“我注意到对面观众席的一位,从始至终都在趴着睡觉,而答问时间开始不久,她就提前离开了。”

“我看不出讲者提到‘当时台湾并没有正规的像样的剧场’和展示‘沙斯’爆发期间剧院满座人戴口罩看戏的照片,跟他的讲题有什么关系。” 

“他讲的似乎更象是台湾的舞台剧发展历程。”

老师认为讲者像是在告诉观众他的track record。虽然不是完全不能讲,但要清楚交代跟主题的关系。

“即便‘创意’的讲题是主办单位所出,但讲者如果愿意,也完全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讲。比如开宗明义,表明将通过自己的舞台编剧经验来讲创意和教育,而他并没有这样做,因此我们完全不知道他接下来的意图。”

“讲者终于谈及座谈课题时,征引了诸多西方学者的话来讲述自己对‘创意’、‘灵感’、‘智慧’、‘动机’等课题,但多语焉不详。又讲者所诠释的意思或不符作者原意。对于观众的提问,讲者客气有余,专业不足。”

“作为一场公开讲座,主要的目的是教育公众。讲者却使用了大量的意义含糊不清的概念和说法,并用一种不言自明,不言而喻的态度,来对待观众的疑惑。”

演讲完毕,在答问时间,第一位提问者对于本地学生戏剧比赛的赛制要求学生只能做一件事(从事一种表演形式?)感到无奈,想请教讲者如何处理这个难题,但他似乎无法扼要地说明自己的问题……

“老实讲,对第一个观众的提问,他处理得不够恰当。当然那个观众也有问题,说了半天,连问题都也还没问,就被一句‘我明白你的意思’打断。”对这位观众的表现,老师说其实正看出了本地华文教育的问题。“所以说话要学会‘一针见血’,不能只是如搔痒一般,皮肤都抓破了,还没到要害。”

“这提问的观众本身是老师,在实践中碰到了‘艺术教育’和追求得奖的矛盾,你就应该以专业的实践经验给出一些意见,而不能光说‘你觉得是对的就去做吧’。这等于把问题又踢回给了听众。”

又有提问者针对各戏剧大师,如卡缪(Albert Camus)、贝克(Samuel Beckett)等的戏剧表现手法、形式、思想内容的高下请教讲者的看法。

“至于那个关于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的提问,讲者前一句才讲完‘提问里太多概念,创意人不会这样看问题’,结果后面又说萨特、卡缪的剧本不如贝克的好看,因为他们的作品过于注重思想內容,不如贝克的好看。这不就是作品有內容和形式之分吗?……讲者以贝克的戏剧作品重在表达思想来判断他的作品高于其他编剧,本身就有问题;讲‘思想’也是概念,是相对于‘形式’等概念的。况且,为什么表达思想的就高于其他?”“作为专业的编剧或导演,你理应告诉公众一些他们不懂的东西,观众那么提问很正常。可如果你讲的我也会讲,那我为什么还要听你来讲。”

“比如看电影,我曾经参加过培训大学老师如何教电影的工作坊,也就是说教学生如何看电影。这里有很多知识。但是,你要知道,我如果教电影,也只能做到这里,再往深入,就必须是真的在其中,实际制作电影的人才能来讲。那些就是我实在没办法知道的东西。”

2.讲座中“创意”“灵感”、“智慧”、“艺术”等概念和讲法含糊不严谨。

“关于创意,讲者开始时是针对某一个具体作品的创作,而到了最后却似乎在讲如何做一个编剧作家,”

“讲者讲到的东西,比如灵感、长时间积累之类,都是别人的东西,一直以来大家也都是这么讲法,并没有他自己的独创。”

“他引用诗人William BlakeGiacomo Puccini那些关于灵感的话,我很肯定,不是他说的那个意思两人真的觉得上帝把自己当成了传话筒,当成了工具之类。诗人的真实用意应该是要将荣耀归功与上帝。据我所知,William Blake是基督教徒。虽然他们这么说,但不代表他们本身没有付出努力。他们不是只照神的旨意来做,这当中还是有他们的工夫。讲者这样解读,这就是孟子所谓的‘以文害意’。”

“关于灵感,如果读过陆机《文赋》,其中也早已讲过‘神思’,当然讲得比他好。后来的《文心雕龙》则说得更细。”

“《韦氏字典》里的‘智慧’是词条,用‘wise和‘wisdom’互相定义,是词义,字典必须如此写法。且不说此词条后还有词义的解释(讲者的PPT中也有显示),不象他说的什么都没说,而他所讲的智慧是‘智慧’这个概念的意义,这与“智慧”这个词本身的词义不是一回事。作为概念,智慧自然可以言人人殊,所以讲者说他在台大哲学系的朋友就指出,现在大家对智慧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Wisdom要怎么定义?该怎么衡量?”

“生活中很多人有的,我们可以见到的情况可以称之为机智(witty),并不能说是智慧(wisdom)。象一些广告词,我们说这个说法很witty,很少会说这个说法很有wisdom

“讲者说现在的教育只触及周围部分,而非中心,这样说法不知所云,我完全不明白他所说的中心和周围的概念,究竟有什么实质的内容。”

“艺术当然要形式,不然为什么是‘舞台剧’而不是舞蹈、歌唱、雕塑?”

“电影既可以是有故事情节的,也可以是‘没有故事的故事’,像港片《桃姐》。新加坡《爸妈不在家》的拍摄手法就和它如出一辙。”

“‘艺术’同‘宗教’相似,有些艺术需要依托的媒介和形式,比如,文学需要文字,音乐需要乐器,绘画需要颜料和纸张;但当我们说‘教书是一种艺术’,或者说‘爱是一门艺术”’的时候,这种艺术不但没有依托的媒介,似乎连形式也没有了,但是“formless  form”(无形之形)。所有的艺术归结起来,都是表达,对思想情感的表达。”

3 “创意”视作不同事物或方式的组合是一种可怕的误解

“我最怕听到这样来讲创意,这样很容易会误导公众,以为机械地将不同的事物或以不同方式组合就叫创意。这样的例子很多,标新立异,但绝对不是创意。”老师晃晃他手中的茶杯,说:“我不知道这种‘鸳鸯’的具体来历,这就是创意,但你若说就是将咖啡和奶茶混合,那么你试试将美禄(Milo)和咖啡或奶茶混合,看看味道怎样。”

“新加坡喜欢做fusion food,以此为荣,以为也是创意。我讲个香港的例子,曾有个名厨做出一道菜,价钱不菲,呈现的方式竟然是盘子里的食物做成保险套的样子,还获得了舆论的赞扬,《早报》有专文介绍,真是不可思议。”老师摇摇头。“本地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那些媒体上常见的谐音的双关语(pun),大家以为把旧有的东西通过重新组合或不同的方式来呈现就是创意,自以为很高明,其实很可厌。”

“将熟悉(familiar)的事物以陌生(unfamiliar)的方式重新组合,这只是创意与其他类似的组合方式共同的地方,而不是创意之所以为创意的特殊之处。”

 4.创意和教育从谦卑开始

“我课堂上的很多学生,他们的‘仓库’中(‘warehouse’,这是演讲人用到的一个说法,意指创意取材的资源积累)都没有太多东西,就来跟我讲,讲创意也一样。今天要提倡创意,其实更应该强调从培养和累积知识学问开始。”

“那个讲了半天,连自己的问题也没说清楚的年轻听众,也是老师,也在教学生的,本地的华文教育在他身上看是失败的。”

“最近得奖的一个年轻的本地导演,他的访谈给我留下很深印象,这个年轻人是可以的。(老师不断点头强调)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谦卑(humility)。”           
                       
时间一晃而过,聊天的最后,老师指指客人仍源源不绝的咖啡店,感慨道:“就象这里,这些基本的,传统的所在,什么时候都很多人来啊。所以,不要忙着讲创意吧,先go back to the bas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