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12, 2014

問題不在外緣

同學寫作業,最喜歡從時代講起。他們總覺得,時代背景交代不明,就無法分析自己想要説明的問題。其實,這是大錯。

時代背景固然重要,但對於分析問題並一定是必要的。即使跟問題有一定的關係,這種關係往往都只是一種外緣,而很少直接影響到問題的性質本身,至少在同學的論述中如是。

我常常擧的一個例子。我問同學,爲什麽你要跟某人結婚?如果你回答:因爲他家裏很有錢。這個答案並沒有針對問題本身,除非你真的只為錢而嫁人。否則,你應該告訴我,你的未來夫婿的爲人,你倆的感情等等。這才是問題本身。

跟時代背景相關的另一個毛病就是,在沒有把全部有關資料看完以前,不能寫作業。

有一位中國哲學史課上的同學說,他只看了《論語》前四篇,因此不敢寫有關《論語》的作業。我說,關鍵在發現問題,懂得發現問題,一章《論語》已經足夠了。否則,整部《論語》倒背如流,依然於事無補,因為你還是不知道到底有什麽有關《論語》的問題值得討論。

達爾文的《物種始源》並非他研究了地球上所有物種後的發現。事實上,他研究過的物種極爲有限。

Saturday, January 11, 2014

月桂

人怕受傷,實屬自然。

佛祖的父王生怕兒子受傷,不讓他看見王宮以外的真實世界,試問又如何可能呢?

鴕鳥埋首沙中,最終只會窒息。

佛祖終於看見王宮以外的生老病死,他看見真實的人生。菩提樹下的一悟,有情眾生由此而得知解脫之道。

無生老病死,亦無解脫可言。

沒有傷痛,又解脫什麼呢?

然而,療傷不一定要解脫。解脫也許是終極之道,但未必是唯一的方法。

唐人段成式《酉陽雜俎》載月桂高五百丈,有一人常伐之,樹創隨合。這個不斷砍伐月桂的人,姓吳名剛,原來是個求仙道者,但他犯了過,仙宮謫令伐桂。

這個懲罰似乎永無了結之期,因為月桂受創,傷口隨即癒合。

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言行不誠,被罰將沉重的磐石推上山巔。但磐石一旦臻頂,自然又會從高山的另一邊滾下,西西弗斯也必須從山腳再推之往山上。

徒勞無功,循環無了期,與吳剛伐桂相同。

事實上,人生許多苦痛不也是由於徒勞無功而來?吳剛與西西弗斯的苦痛不在於勞役本身,而在徒勞的荒唐。

頑石無靈,但月桂有情。有情者有生命,有性靈,所以,月桂下有玉兔杵藥。

人生既然難免受傷,為何不學月桂,受創隨合?

我們受傷的時候,往往也會感到孤獨無依。月桂下有玉兔,而且玉兔正在杵藥。神話中的微意,應該可以給受傷的人們希望。

人生雖然到處都可以遇到吳剛,但只要我們真能學月桂,傷痛是可以癒合的。

吳剛其實並非存心要伐桂的。神話如是說,但此理實際上並非神話。這是創傷癒合的關鍵。

Tuesday, January 7, 2014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兩個月前,中文圖書館的同事來問“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一語的出處。據云網上許多人提及此語,異口同聲,都說出自劉向《說苑》,但無人能具體指出出處。

按《說苑•建本》有以下的記載:

“周召公年十九,見正而冠,冠則可以為方伯諸侯矣。人之幼稚童蒙之時,非求師正本,無以立身全性。夫幼者必愚,愚者妄行;愚者妄行,不能保身,孟子曰:‘人皆知以食愈饑,莫知以學愈愚。’故善材之幼者必勤於學問以修其性……。”

此當是“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的出處,而精確地說,此語只是轉述而又不盡相同,原話出自孟子。《說苑》所引不見今本《孟子》,大概是佚文。

網上資料,往往人云亦云,此是一例。

Sunday, January 5, 2014

新年段想

新的一年,少了一份工作,因為我的一個博士生經過多番周折,終於呈交了論文。

能夠完成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心中那份充實的感覺難以形容。

新的一年,也多了一工作,因為我又收了一個博士生。他同樣是經過多番周折,終於才能重返校門。希望他能珍惜善待這番因緣。

新的開始總是讓人如此興奮,心裡充滿期盼。

本來今年還有一份工作,不過,原來一位來自日本的碩士生礙於經費,無法如期入學。希望她與我最終有緣成為師生。

培養研究生是一件可以令我心力交瘁的事。

學不厭,教不倦,於我何有?平平無奇,奇得平平。

孔子其人如此,太史公曰可謂至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