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報》反駁偉達的文章,轉錄如下:
也谈谈“孔子是什么?”
(2010-04-22)
● 霍宗轶
读了伟达先生的《孔子是什么?》,深感他对孔子的认识,虽不无独到之处,但在介绍孔子的思想时,似有多处误解、误用了引文的原意。现择要举出,以资读者客观、全面地认识孔子。
一、伟达先生说,由于孔子教育人的目的过于“社会化”,促成了“学而优则仕”那样贪重功利的人生取向。
这句话中的“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是孔子的弟子子夏说的,原文是:“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思是:把做官的事情都弄好了,有闲暇就更广泛地去学习,以便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学有所成了,无论什么知识都能游刃有余地应用自如了,有意愿,就可以去做官,以便能更好地推行仁道,福国利民。孔子虽然一贯主张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从政的实践之中,但他也说过,不先学习就去做官是误人子弟,是在做坑人害人的事情(“贼夫人之子”)。
由此可知,如果把后世大家拼命读书,以便能做大官赚大钱的人生取向,都归咎于孔子,显然太冤枉他老人家了。
二、伟达先生说,孔子的政治理想是真命天子高高在上,百姓只能按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的礼教纲纪,老老实实,安居乐业。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八个字出自《论语•颜渊》,是齐景公问政于孔子时,孔子给开出的治国药方。当时的情况是:因为齐国的陈桓子施惠于民,越来越强大,景公没办法辖制他。孔子为了躲避鲁国内乱来齐,齐景公求教于孔子,孔子说了这番话。大意是说:做君要像君,做臣要像臣,做父要像父,做子要像子,(这样齐国才有希望)。不仅很到位地回答了景公的问题,也暗示了景公有“不君”的行为,劝喻的意思十分明显。景公听后,也许是装傻,也许确实只是从君主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话,答道:“是啊是啊,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就算有饭,我能吃到嘴里吗?”
孔子长期被政治误读所扭曲
长期以来,由于统治者的“按需”误解,一直令孔夫子蒙诟。人们常把它误读为:孔子要求君臣父子各自按其道去做,都要符合角色的要求。后面的潜台词就是各就各位,不可改变。有人甚至演绎为:每一个人出生后,其社会地位就已自然形成,并且终生不得逾越,否则便是不仁,便是非礼,甚至是犯上作乱。更进一步的牵强附会,就是把它和“血统论”、“出身论”画上了等号。伟达先生文中的观点,显然是受这些说法误导的结果。但客观地说,把这样一大盆脏水,不分青红皂白地全撒在孔子的头上,那对他老人家来说,也有失公允
三、伟达先生说:孔子相信“上智下愚”,由此,也就有了其“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等观点。后代儒学又依此发展出“刑不上大夫”等原则 。
这段话中所引用的三句典,意思与原意都相去甚远,确实有必要在这里加以指出。
首先看“上智下愚”。《论语•阳货》中有“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结合上下文可知是讲人的性情,意思是:“只有特别聪明的人与特别愚笨的人,性情是不可改变的(除此之外,处在上智和下愚之间、占大多数的人,他们的性情大都是可以改变的)。”这也符合孔子一贯的看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第十九)。但后人常将它误解为:统治者智慧,老百姓愚昧无知,且不可改变。意思完全被弄拧了。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把性情附会为等级、地位,以此推演出孔子是封建甚至是奴隶等级制度的鼓吹者,这实在很荒唐。
再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中没头没尾地记了句:“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后世对于这句话,有不少于四种解释,最常见的两种意思截然相反:
其一,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老百姓只能让他们按照政府的意志去做,不必让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其二,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意思是:如果民众可以被役使,就任其行动好了;如果民众不可以被役使,那就要教育他们。
前者一般被那些羸弱得没有半点生命力与自信心的统治者采用;也许他们自认为,只有愚蠢的百姓才容易被自己摆弄。后者则是政权初兴时,勃发着旺盛活力的自信者之语。虽然前者为孔子赢得了愚民政策鼻祖的政治恶名,受人非议;后者却也明显让人看到了孔子朴素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我们知道,孔子不是吃官饭的文人,因此,后者应该更符合他老人家的本意。
最后看“刑不上大夫”。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成书的《周礼》。原句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要说明白自秦汉以来,以封建特权观念,对这句以天神报应为依据的远古刑礼观的误解误读,十分复杂,限于篇幅故不便赘述。但显而易见的是,这种说法在周时就有了,并不是孔子思想延伸的结果;就算孔子曾整理过《礼》,也最多只能说明他帮助传播过这种不良思想,仅此而已。
孔子是什么?不同的人一定会有不同的答案。易中天先生曾说过:如果你到中国问一个三岁小孩儿,他一定会告诉你:“圣人呀!连这个都不知道,太可笑了。”伟达先生也许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完全可以不理会三岁小儿的戏言,但1988年诺贝尔获奖者的著名宣言,也许会给您一点启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作者是华文补习老师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