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1, 2009

中國第一副春聯

春節過後不久,有本地專欄作家在《聯合早報》撰文,談到春聯的起源,讀後頗有感觸,寫了一篇短文回應,獲刊於《早報·言論版》,不過,拙文面目全非,連題目也遭刪改。身為作者,我實在無法想像如此的文字出於自己的筆端。其中,第八段中“接受產業”一語,簡直不可思議,令人啼笑皆非。我的學生告訴我,他讀到報上刊本,感到非常疑惑,而自信可以寫得比我更好。我感謝他的坦率。今移錄原稿及見刊版本,留取一笑。

原稿

也談中國的第一副春聯

近日本地提倡讀報學華文,報章有關中華文化的論述,更應務求信實。彭世灼先生〈從舊習俗看新春意〉一文(見2009年1月24日《早報·言論》版)說到春聯的起源。彭文謂春聯的起源,“說法多種”,這也許是實情,但作者所舉的例子則似可商榷。

中國第一副春聯是否如彭先生所說,就是“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這一妙聯,姑且勿論,但他說此聯始於“八世紀的五代,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實在令人大惑不解。

王羲之(303-361)是東晉人,而五代則曆梁、唐、晉、漢、周,肇自西元907 年,訖於960 年,始終都在十世紀。彭先生說五代時惟八世紀,可謂失檢。至於王羲之,他當然不可能活在五代。如果第一副春聯真的出自書聖之手,那就必然是四世紀的產物。反之,春聯若始於五代,則王羲之決不可能是其作者,自然不言而喻了。

根據一般的說法,春聯的確源於五代,但卻出自後蜀國主孟昶的御筆。文獻記載,後蜀每年除夕,皇宮內每道宮門都掛上桃符,上書“元亨利貞”四字。元、亨、利、貞指的是《易經》乾卦的四德,自然吉利。至於蜀主孟昶本人的寢宮,每年也張貼寓意吉祥的桃符,不過,他卻特別命令宮中的御用文人代筆。有一年,學士幸寅遜捉刀撰詞,但孟昶嫌他的對聯文辭不工,因此親自命筆,題曰:“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辭意可謂俱佳。後人大都以蜀主這一對對仗工整的聯句為春聯的濫觴。

只可惜中國歷史上第一副春聯也是年壽最短的一幅春聯,張掛了僅僅十一天。新春伊始,正月十一,趙宋大軍壓境,孟昶伏地求降。後蜀父子二世,凡四十一年,國滅。有趣的是,孟昶寓意吉祥的春聯竟然成為後蜀亡國的預言。

原來後蜀國亡後,宋太祖即命大臣呂餘慶往蜀收管新置的成都府,“新年納余慶”暗指新年甫至,蜀地將迎來“呂餘慶”。又宋太祖的生辰原來稱作“長春”,“嘉節號長春”不啻說蜀地將成為祝賀宋太祖誕辰的禮物了。

孟昶的春聯可謂一語成讖,但後蜀亡國更有先兆。後蜀之末年,文武百官騎馬,競執長鞭,人在馬上,鞭長垂地。至於婦人則爭相戴高帽子,稱為“朝天”。當時民間又流行一首新曲,名為“萬里朝天”,意謂“萬里皆朝於己”。這自然是重複了漢代同處中國西南的夜郎國自大的心態。殊不知,後蜀降宋,君臣淪為階下囚,一眾都要攀山越嶺,歷涉崎嶇,從四川遠赴京師開封,跪拜天子,真可謂“萬里朝天”了。

最後順便一提,孟昶自幼聰悟,有才辯,但為人專務奢靡,連他的溺器(也就是尿壺)都鑲嵌了七種寶石。由於酷愛藝文,他曾經命人把儒家經典泐刻於碑,稱為石經。後來考慮到石經流傳不廣,所以又改以木板刻經。今日學者推崇的宋代刊版書,實源於蜀刻本。這是孟昶對中國文化的重大貢獻。

可惜孟昶這一成就恐怕無法改變其母對他的失望。原來孟昶登位為帝,頗勤於政,邊境安靜,國內阜安,但後來他選將主管軍事,不聽母言,任命失當,最終為宋所滅。國亡,孟昶未能一死報國,受趙宋之封,甘為亡國奴。他身死之日,其母未為之哭,在祭奠上,但以酒酹地,說:“汝不用吾言,不死社稷,貪生以至今日。吾所以不死者,以汝在。汝既死,吾何用生為?”自此,他的母親便絕食至死。比起她的兒子,孟母可謂忠烈。

---------------------------------------------------------------
《早報》刊本(見2009年2月7日《聯合早報·言論版》)

中国的第一副春联

  
彭世灼先生《从旧习俗看新春意》一文(《早报·言论》版1月24日)谈到春联的起源。彭文谓春联的起源,“说法多种”,这也许是实情,但作者所举“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这一妙联,是否为王羲之所撰,则无从考证。

王羲之(303-361)是东晋人,如果第一副春联真的出自书圣之手,那就必然是四世纪的产物。

不过,根据一般的说法,春联的确源于五代,即梁、唐、晋、汉、周,时间为西元907年至960年,始终都在十世纪。五代之后即为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天下。

文献记载,五代末期的后蜀每年除夕,皇宫内每道宫門都挂上桃符,上书“元亨利貞”四字。元、亨、利、貞指的是《易经》乾卦的四德,自然吉利。

至于后蜀国主孟昶(音“畅”)本人的寝宫,每年也张贴寓意吉祥的桃符,不过,他却特别命令宫中的御用文人代笔。

有一年,学士幸寅遜捉刀撰词,但孟昶嫌他的对联文辞不工,因此亲自命笔,题曰:“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后人大都以蜀主这一对对仗工整的联句为春联的滥觞。

只可惜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也是年寿最短的一幅春联,张挂了仅仅11天。新春伊始,正月十一,赵宋大军压境,孟昶伏地求降。后蜀父子二世,经历41年而国灭,孟昶寓意吉祥的春联,竟然成为后蜀亡国的预言。

巧的是,后蜀国亡后,宋太祖即命大臣吕余庆往蜀收管新置的成都府,“新年纳余庆”,暗含将有一个叫“余庆”的人来接收产业。而宋太祖的生辰原来称作“长春”,“嘉节号长春”,那等于说蜀地将成为祝贺宋太祖诞辰的礼物了。

孟昶的春联可谓一语成谶,但后蜀亡国更有先兆。孟昶自幼聪悟,有才辩,但为人专务奢靡,连他的溺器(也就是尿壶)都镶嵌了七种宝石。此外,繁文缛节也特别多。

然则,由于孟昶酷爱艺文,他曾经命人把儒家经典泐刻于碑,称为石经。后来又考虑到石经流传不广,所以又改以木板刻经。今日学者推崇的宋代刻版书,实源于蜀刻本。让刻版印刷业兴旺起来,这是孟昶对中国文化的重大贡献。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