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所及,此文大概見刊於2006年2月吉隆坡《南洋商報·人文版》。 倏忽三年矣。
--------------------------------------------------------------
“人文”一詞在華夏文化中歷史悠久,最先見於《易經·賁卦》。《賁卦》的《彖》辭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由此可見,古人是天文與人文並言的,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這一點必須注意。
觀天文,所以察時變,而察時變的目的又在於改善人群的生活。春耕夏作,秋收冬藏,對於農業社會的古代中國,四時變化的關鍵意義自然不言而喻。然而,季節的變化在在影響著人的生活,非獨民生一端而已。
古人祭祀以時,春蒸秋嘗,各有禮樂制度的講究,這是人類大群的人文。再而人體的調理,繫乎陰陽之乘伏,五行之運轉,相生相剋,善於掌握,可以攝養衛生,這是個人小我的人文。
中國古人強調天人合一,正因為他們洞察天文人文之間的緊密相關,互為表裏,合則雙美,離則兩傷。現代人講究環保生態,其實頗合古人微意,然而未盡其致。保護環境生態,其實非獨與自然攸關,歸根究柢,自然存全,人類的生活方可以合乎群體利益,互惠共長,而最終自然亦會更顯人文的溫情。這正是古人“化成天下”之深意。換言之,天文之講究,其契機和最終目的其實在於完成人文。
以比喻言之,“天文”可謂現代人所追求的科技知識以及由此而衍生發明的種種物質方便、舒適和享受。簡言之,科技知識最終的目的在於改善人類的生活以及美化其內涵。天文顯然以人文為終極歸趣,而人文的成就最終又決定人類群體的福祉。“天文”由人而顯,而“天文”之真造就人文之善與美,真、善、美合而為一,此之謂天人合一,此之謂“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徒具真理,而善美闕如,天下固然不足以化成,個人的生命亦幾乎不可想像了。
就個人而言,我們不能只盲目順從“天文”而生活,科技知識可以滿足人類的物性,而不足以陶冶人類的心靈。心靈的生命即是人文;沒有心靈的生命,雖具人形,而實不足為人。性靈的發展是一種自我追求圓滿的過程,人之所以為人,關鍵在此。性靈的自求圓滿與物欲的饜足並無直接關係,但卻可以相輔相成。
舉例言之,科技可以讓人環遊世界,當今全球各地旅遊事業蓬勃,這是“天文”發達所致,然而,遠遊博覽天下之心卻由於性靈自身的欲求。芸芸遊客各具色相,境界不同,此正可見人文修養的高下。進而言之,目下“天文”的發達更臻至核子技術的開發,然而,如何利用核子技術則決定在人類的心智和性靈。一言蔽之,“天文”的價值全在乎人文的修養和境界。
《尚書》曰:“天聰明自我民聰明。”人心若死,天之聰明無從得見。“天文”對人類的啟示和利益,完全取決於人類自身的聰明。人類聰明的具體顯現就是“人文”,因此,人文不彰,足見人心瀕死。由是觀之,莊子說“哀莫大於心死”,對現代徒知有“天文”的眾生,不啻是當頭棒喝。
上古伏羲氏仰觀天文,俯察地理,最後畫成八卦,遂生文明。古人尊奉伏羲為華夏文化之始祖,八卦就是天人合一的體現,也即是人類自身聰明的結晶。文化由人開創,而人類社會的禍福,甚至其未來,最終依然由“人文”來決定。這正是《易經》“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智慧。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