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28, 2009

問《易》求學

每年中文系的畢業同學,除舉辦畢業晚宴外,同時又編輯一部應屆畢業特刊,給自己和師長留下一份美好的回憶。這是浩大的工程,大家應該銘感。

近年來,同學都請老師為特刊提供文稿。對此,我從來有求必應,以爲鼓勵。今年,由於自己給同學的畢業贈言出於《易·乾卦·文言》,所以,我乾脆借此為文,略談治學的一些道理。其實,這些道理,同學如果能夠領悟,日後做人處事同樣可以運用。今移錄該文於此。

事實上,古書中直接或間接談治學的言論甚多,將來若有機緣,引申發揮,匯成一集,也許對學子未嘗無啓發之功。

-----------------------------------------------------------

問《易》求學

古書中許多記載其實都是古人從生活中學習所得的經驗,這些經驗固然記諸文字,但卻絕非紙面文章。如果我們能夠以意逆志,活學活用,古人這些經驗記錄未嘗不可以視為有關學習和研究的指引。

比如,《易·乾卦·文言》有云:“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辨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這段話原來是針對君子如何進德修業而說的。進德修業當然是一種學問,但培養道德的種種資源,其本身的性質卻並一定關乎道德的。換言之,古代君子學習的內容,也就是他們所修的業,不一定全都跟道德有關。學習可以是廣義的知識追求。如此說來,上述〈乾卦·文言〉的一段話,針對學習態度和研究方法而言,今天對於我們還是有一定的啟發意義的。

〈文言〉這段話共分四節,前兩節結合方法與目的而言,而後兩節則結合態度與實踐而論。四句話都有一個“之”字,指的都是學者最終追求和實踐的學問。

“學”、“問”是方法;“寬”、“仁”是態度。“聚”、“辨”是目的;“居”、“行”是實踐。

“學以聚之”,聚的就是知識、學問。這是目的。怎樣聚?靠學。“學”是一個會意字。學字在甲骨文(學)的造形分上下兩部分。上方是一雙手,正在以蓍草筮卦;下方則有一年輕人在几前觀察。整個字的構思意念是一個年輕人在觀察貞人(即占卜專家)示範如何筮卦。所以,學就是動手去做,而關鍵在於學者認真去模仿。“學以聚之”就是通過觀察和模仿,學習新的事物,慢慢累積新的知識。

“問以辨之”指的是在學習和累積新知識的過程中,學者不能抱著被動心態,而必須積極思考所學,主動提出問題,細加分析,明其本末,識其源流。否則,學者跟電腦掃描器並無本質上的分別,而實際功能卻不如。

“寬以居之”是接受知識的態度。寬就是寬容,學者不可黨同伐異,也不可自甘短淺。心胸眼界都必須求其廣闊遠大。對於自己不熟悉的學問,包括研究方法以及各式議論,學者都應該虛心瞭解,知其所由,知其所用,而更要知其所止。否則,學問未成,自己先畫地自限,日後必然難見遠大。

當學者建立了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或者完成了自己的一套學說,此時,他必須警惕,千萬不能自滿。自滿不同於自信。一個滿溢的杯子不可能再多注入一滴新茶。自滿就是學者先把自己的求學心靈注滿了,一切新知異見從此無由得入。自滿的人也可說是目中無人了。

漢代學者解釋“仁”字,說“二人為仁”,孑孓一身,難以見仁。又說仁是“相人耦”,耕田必須二人合作推犁。兩個說法相通,意謂仁德在人與人相處應對之間最能顯露無遺。學問何嘗不如是。學和問本身就預設了一個從學和請教的想像,所以,《禮記·學記》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在分享自己的學術研究成果的時候,學者應該抱著“仁以行之”的態度。如此,學術交流才真有可能。二人真能成耦,不致成仇;以文會友,仁德才能顯露。否則,千慮一得,便沾沾自喜,甚至睥睨一世,則學問不足以成人,而反更害之。

學術交流以外,如果你為人師表,在授業解惑的時候,更必須“仁以行之”。畢竟,正如〈學記〉所言,“學學半”,這就是“仁”的精神。孔子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春風化雨與灌輸知識,到底是天淵之別。


2008年10月19 日午後
28日改定

6 comments:

  1. 老師:

    每次閱讀你的文章,都有“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的體驗,都是一種享受。

    關於“寬以居之”,學生倒有不同的想法。

    “寬”指態度,是從容、坦蕩蕩的態度,形諸外則為“心廣體胖”,“睟面盎背”。

    “居”指行為,亦是實踐,是於學海中悠游、涵泳的意思,頗有“居天下之廣居”的意味。

    綜言之,“寬以居之”即從容坦然地悠游涵泳於所學之中。

    進言之,“寬以居之”是針對自我心中自得之體驗,“仁以行之”則講究與人交往之具體行為體現。

    又聚、辨、居、行,似可見一遞進關係,此不詳及。

    不知所言是否成理,希望得到老師的評正。

    生,
    祥富 敬上

    ReplyDelete
  2. 你的講法未嘗無理,但似乎指的是學成以後事,“從容涵泳”云云當是學有所成的氣象,初學者未及此,也不應著意顧慮。

    聚、辨、居、行固然可以有次序在焉,這也是我所講的意思。從學習階段而言,四者之先後次序即如文中所述。

    ReplyDelete
  3. 謝謝老師賜教。學生雖然不敏,但還是會依您所言,試著去細細體味的。

    ReplyDelete
  4. 謝謝老師的分享。

    老師,請問您能不能解釋一下什麽叫作“學學半”?

    是不是說我們永遠要做裝不滿的杯子?

    ReplyDelete
  5. 又忘了!查《辭源》!這是一句非常重要的話啊!

    上過《四書》的同學,應該都知道了。希望你們還沒有還給我。:)

    ReplyDelete
  6. 老師:

    沒忘。。。是學生沒學過。
    聽您的話,明天去圖書館查。

    ;)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