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3, 2014

“智慧學”

賴聲川在題為《當創意遇上教育》的演講中提出智慧學的說法。他說這是一門學問,但大學裡並沒有教授智慧的課程,而且他更以新加坡國立大學為例。

自愧孤陋,智慧學竟然是一門學科,實在前所未聞。賴導演以前也曾在大學授課,不知他當時到底如何教授智慧。若他真的教授過智慧,那肯定也不會是在智慧學這門課上。

智慧是否可以傳授?

《莊子·天道》記載了以下一個故事:
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斲輪於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公曰:“聖人之言也。”曰:“聖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桓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輪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斲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我想輪扁給了我們極好的回答。我相信,智慧也是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但有數存焉於其間”。如果我們開課講授智慧,恐怕只是空談糟粕而已。當然,真正的輪扁自可從容自在,出入課室講堂,斲輪於莘莘學子之前。智慧不可傳,但可以藉學而領悟。

只怕,大學裡如果真的開設“智慧學”這門課程,輪扁是沒有機會來示範的了。

中國的禪師明白此理,所以,在他們的想像中,釋迦牟尼佛點化世人的方便就與印度佛經所講不同。

《五燈會元》記載,世尊一日陞座說法,當大眾聚集坐定,主持講法禮儀的大弟子迦葉便宣布:“世尊說法完畢。”世尊於是下座離去。這是世尊對眾生說法。

對於外道,世尊似乎另有一開示的方便。《景德傳燈錄》記載,有一次外道問佛云:不問有言,不問無言。

世尊默然良久。外道於是禮拜云:“善哉!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雲。”

外道禮退之後,阿難問佛云:“外道以何所證而言得入?”

佛云:如世間良馬,見鞭影而行。

可見,智慧雖不可以文字傳授,但可以用心領悟。若真能領悟,文字也可以是鞭影。

《五燈會元》又記載,世尊一日見文殊在門外立乃曰文殊!文殊!何不入門來 文殊曰我不見一法在門外何以教我入門

文殊是佛祖的左脅侍菩薩,是聰明智慧的化身。

在中國禪師的眼裡,領悟智慧實在無從入門。宋代慧開禪師編撰《無門關》,便說: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從緣得者,始終成壞。

當然,世尊說法,並非在智慧學”這門課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