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2, 2009

〈人文版〉的功德

三年前,吉隆坡《南洋商報》副刊開闢了一塊瑰麗的園地,名字叫《人文》。此事雖小,但我覺得,對於馬國華人的人文素養的培育,其意義極爲重大。園地是公開的,但負責人有雅量,不嫌棄我算是異鄉人,邀我撰稿,每月一篇,我欣然應諾。版開不久,讀者便熱烈討論何謂人文,我當時也湊熱鬧,略盡綿力,不過,依稀記得當時好像稿件過多,拙文無法與讀者見面。也許我誤記了。2009年3月2日追記。
---------------------------------------------------------

逸飛君問“什麼是人文文章”,我覺得這種問題其實不必深究。也許從“人文”版編輯的立場而言,何謂“人文”大致上應該有一個定準,否則讀者來稿,採用與否就不易決定了。但這只是實用的需要,至於到底何謂人文,我認為編輯先生倒不必預先界定一個明確的義準,因為這本來就不應該是人文版的目的。

逸飛君認為人文文章不外包含文、史、哲、藝幾方面的文字,這固然是事實。不過,出於實用的需要,文藝創作盡可以不在人文版考慮之列。散文、小說、詩歌一類的文字《商報》的副刊本來就有特闢的園地;人文版的目的不在於培養讀者的文藝興趣。再者,人文版的文章似乎應該以議論性文字為主,也許強調反思更勝於直覺。當然,反思和直覺並非互不相容的思想表達方式。

所謂反思,這裏主要是指作者將個人對事物世態的觀感和感觸,經過反省思考而逐漸形成的一種印象清晰,條理分明的見解。在理想的情況下,這種見解應該與籠統直覺的看法有所不同。直覺的看法往往限於個人的經驗,儘管可以得到廣泛的同情,但卻未必能夠成為公眾可以理性討論的議題。如何表達自己的見解當然牽涉到作者的文字功夫,但這與文藝創作不同。鑄句修辭,織錦裁篇,造化雕龍,凡是對文字藝術稍有修養的作者本來就無不致意用心,討論人文的作者更應如此。杜甫所謂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本來也並非只是針對詩歌藝術而發的感慨。

理性討論是人文版的作者思想交流的原則,而人文版的內容盡可以寬泛,從空間而言可以中外不論,從時間而言可以古今不分,從內容而言,舉凡有助於培育和發展人心、人性、人德的文字都應該無任歡迎。

“人文”的定義並非來自字典詞典。所謂“人文”其實就是足以紋飾人類的花樣。舉例而言,紋身就是名副其實在人身上繪畫的花紋。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中盡有不同的紋身風俗和習慣,而紋身的意義也可以不盡相同,然而,花樣儘管差異,但紋身之所以為紋身則四海皆然,並無異議。

“人文”也可說是一種紋身。“人文”來自人的生活經驗,但卻並非純粹的生活經驗;“人文”是生活經驗的反省、總結和昇華,也就是文化,人的文化。舉例言之,渴而飲,饑而食,這是人類純粹的生活經驗,但如何飲,如何食則可以大有講究。這是人類經驗累積以後,經過反省而來的提升。飲食就是一種人文。

生活經驗必然因時因地而有所差異,換言之,“人文”必然都有其獨特的歷史情境。每一段獨特的人文經驗歷史就是一個文化傳統,不同的文化傳統必然有其共同之處。在孕育人文經驗的傳統裏,人文其實就是人之所以成為人的價值標準。欠缺人文的人就是欠缺修養和品味的人。在必須要有紋身繪畫在身的社會裏,“皮光肉滑”的人就是沒有“人文”的人。欠缺了人文,人就可謂不足以為人了。

誠然,跟紋身一樣,殊異的人文經驗也必然有其共同相通之處,因為所有的人文經驗都是人的生活經驗的昇華。人類歷史在在證明人類作為物類的生活經驗比任何一個個別的文化傳統遠為博大,因為人類的總體生活經驗原來就是個別文化傳統交流會通而成的。

在個別的文化傳統之內,人文固然包括如逸飛君所講的文、史、哲、藝,但卻不必囿限於此四者。建築、法律、經濟、醫藥以及各種分門別類的科學無一不是人文的內容,因為這些學問都是人類生活經驗的昇華。我們固然不必都能夠鑽研這些專門學問,但這些一般人認為是人文以外的學問,其實也是人文的重要內涵和標誌。對於屬於廣大群眾的門外漢而言,這些專門學術領域以內的專家更應該跨越自己的學術界限,積極與門外漢溝通交流,共同塑造本地特殊的人文。這是全國上下每一國民應有的文化義務。樂意肩負如斯的文化義務就是今天馬來西亞人的一個“人文”標誌。

今日馬來西亞有其獨特的歷史情境,目下社會需要怎樣的人文,這必須是全國的有識之士的共識。願大家共同努力,支持和耕耘人文版,為塑造本地特殊的人文竭盡一份力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