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14, 2009

While I live, I learn

先驅初院的第一條信條是While I live, I learn。今天我正式演講之前禁不住借題發揮,順便開題。我說,這條信條,用中文來説,就是活到老,學到老。但我覺得英文的説法難免有一點抽象,有一點疏隔,不夠親切。活到老,學到老,具體親切,又富形象。從文字本身,我們可以受到中華文化的感染。這種感染,不需要什麽解釋的。

我說,While I live, I learn固然重要,但這裡有一個更重要的前提,就是how I live。如果不先學會如何生活,我們恐怕不知所學何事。當然,學以致用,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生活和學習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

以上就是我今天借題發揮的開場白。

高中學生學習中國通識課程,私意以爲最重要是培養他們對中華文化有一份親切感,知識尚在其次。今天近一小時的問答時間,來自不同初院的學生提出的問題,大都針對當下中國的經濟政治發展。這一類問題本身無可厚非,但爲何學生只會問這一類問題。事實上,今天四個講題都與中國當下的政治經濟問題並無直接關係。從學生的問題可以看出,他們的想象力並不貧乏,可惜知識面實在太窄。難道這跟學校的教育無關?

令我感到欣慰的是,一位來自中國的學生問我,除了讀中國經典而外,我們是否也應該看西方的經典?若然,我們又應該看那些西方經典?另外一位從馬來西亞新山寬柔中學來的學生用英文問我,在西方文化影響之下,儒道釋三家思想塑造的中國文化目前在中國大陸有些什麽變化?

多麽令人鼓舞的問題啊!但想到兩位同學來自何方,心中又不禁黯然。

14 comments:

  1. 老師觀察仔細用心,到訪的那麽多學生未必看到這麽一則信條,看到也未必想到這麽一個前提,包括我。

    我認爲孔子在論語裏部分就在教人how to live,然也發現身邊許多朋友是while I live, I learn how to live的。

    ReplyDelete
  2. :)很高興你有許多學習生活的朋友。記得多向他們學習啊!

    ReplyDelete
  3. 中国经济政治发展与新加坡利益息息相关,
    在这个经济的大风暴时刻,中国“好像”是世界经济的唯一希望。
    中国崛起,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新加坡政府灌输人民“懂中文,有前途”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毕竟新加坡不是个天然资源丰富的国家,要生存,必然要仰人鼻息。

    在这样的客观现实下,当然促使大家对中国的经济与政治多家关注。

    这是个讲求绩效的社会,是个只看现实的社会。
    我们能做什么?


    曾经到某件小学去当小六camp 的facilitator,对那间所谓的“精英小学”有点失望。

    老师做的,是控制,不是鼓励学生; 是打压他认为不够好的学生,赞扬他认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这样的教育界,这样的老师,我们还能对未来有所期待吗?

    可能我是一竹竿打翻全船人,可能我看得还不够全面,可能。。。。

    只是,我觉得。。。人一旦习惯了生活,就会不自觉地被生活所吞噬。
    开始 do things the convenient way,
    do things without second thought...
    do things that ruin the life of somebody...

    我不知道新加坡的教育界是怎样?!
    (其实很多亚洲国家的教育界都是这样)

    学习,就应该是欣喜的,应该是自动自发的,绝对不是用逼的。
    人,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只是,必须引导他去发现什么是利,什么是害,而不是一个劲地告诉他: 这个“绝对”对你有利,给我啃了他。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曾经那么憎恨考试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曾经那么万分痛苦

    填鸭式的教育,到底让我们变成什么样的一个只会“死读书”的人?

    曾经我以为,学习与生活,是分开的。
    生活总是有人(妈妈)打理,而好成绩就是前途无量的保证,是光宗耀祖的证明。这样的思想,一直到自己4年前独自生活,才发现自己原来有多生活白痴,有多不通人情事故。

    最近上了老师的课,才发现原来很多事情都是跃然于纸上的。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

    礼失而求于诸野。

    文革带来的中心文化断层,不一定是悲哀(个人觉得)。

    毕竟只有失去过,才更懂得珍惜 (最近的兽头事件不算)。

    =D

    哇!第一次留言完毕。


    O(∩_∩)O

    请劳老师多多指教~~~~~

    ReplyDelete
  4. 很真摯。也很有見地。每次看到同學的才華,就不期然慨嘆目下的教育制度。不獨新加坡如此,似乎中、港、台、馬,無一幸免。

    像你這般聰明,早該給老師發現了。到底有嗎?

    無論如何,記住,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謝謝你一瀉如注,都是肺腑之言啊!

    ReplyDelete
  5. 你說著,我聽著。
    我怕哪一個閃神,我再也聽不到您的教誨了。

    老師,我很blur,很懒(曾经)的,與其突顯自己而遭忌,后大家觉得我也不过如此,我寧願大家把我看得笨一些。

    因为我想跟大家一同学习。

    但,老師您贊我聰明,我真的很感激,也很開心。

    謝謝您,勞老師!

    我会记住:

    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

    永远

    ReplyDelete
  6. 老師:

    有沒有被發現我不知道

    只知道
    一直以來
    我都是異類。。。

    雖然最近這種感覺越來越淡了。。。 =)

    ReplyDelete
  7. 也許這是一種進步。

    “異類”,用莊子的説法,就是彼是成偶的結果。自覺是“異類”就是自己肯定了、甚至執著於彼是之對立。莊子說,這是一種“天刑”。

    ReplyDelete
  8. 老师:

    我是耀荣。好久没跟您联络了,您还好吗?要不是胤豪通知我,我还不知道您竟也开始写起博客来了。

    我读了您此处所发的帖子,知道您对于许多初院生在研讨会当日只针对当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提出疑问的现象深感不解。我想,您若有空,或可到以下的官方网址:
    http://www.moe.edu.sg/education/syllabuses/languages-and-literature/files/china-studies-pre-university.pdf
    读一下教育部于初院所开设的“大学先修班中国通识课程”的课程标准。这份文件的内容或许可在一定程度上为您解疑。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第3页的“教学取向”、第7-8页的“教学目标”,以及第15-19页有关“教学内容”的各个附表。相信老师看了这些部分以后,大概会比较了解为何本地学生在谈到中国和探讨中国的问题时多半会有上述的那种取向(因为教育部在设计该课程时本来就把焦点放在文革以后的当代中国)。

    ReplyDelete
  9. 耀榮:
    很高興在此於你相遇。
    謝謝你提供的網址。
    我的感慨並非由於MOE。如果我們要分析MOE如何編定課程,則有關文件的種種問題,自然在討論之列。
    希望能夠在此多聽到你的聲音。

    ReplyDelete
  10. 老師:

    哈哈,突然覺得我寫的一些東西有點肉麻。 =P

    老師說:“異類”,用莊子的説法,就是彼是成偶的結果。自覺是“異類”就是自己肯定了、甚至執著於彼是之對立。莊子說,這是一種“天刑”。

    不執著了,反正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沒什麽好對立的。

    謝謝法師開示~~ O(∩_∩)O
    徒弟樁米去了~~

    ReplyDelete
  11. 不執著了,反正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沒什麽好對立的。說得好!

    莊子說,這就是因是。

    ReplyDelete
  12. 之前跟正威谈,大概谈了何谓因是。

    原来庄子的因是指的是指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刻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就没有所谓的彼是对立。

    是这样吗?

    ReplyDelete
  13. 可作如是觀。

    當然,因是之義,非一言可盡。要自己體驗領會,當然不能不親自讀《莊子》。

    ReplyDelete